webnovel

第二十三章 绕过通州

监军太监刘应坤,刚回到三海关的谍报司分部,身后就尾随来了大批蒙面盗匪对谍报司展开攻击。

  谍报司,常年驻扎着一小队50人的东厂高手,谍报司那只有2米宽的大门,东厂高手又手握强弓硬弩,外面那群盗匪人数虽多,一时间也打不进来。

  “外面的匪徒有多少人?”刘应坤站在谍报司的大厅里,满脸怒气,自从自己坐上这个位置后,多少年了没有人敢给自己脸色了,可是现如今居然有人敢来捋自己的虎须。

  “大人,匪徒人数并不多,约有两百人,对方人数虽多,可是门就那么大,我们的人手堵住大门,他们打不进来”这群匪徒,人数瑞然比自己多,不过身手和东厂的高手比起来就差多了,展不开人数优势来多少都是送菜。

  “敢打咱家的主意,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发信号,召集附近的锦衣卫和东厂的幡子,给咱家尽量抓活的,我要看看是谁在和咱家过不去”这群人虽然是悍匪打扮,可是刘应坤还是感觉到了不寻常的气息,自己刚刚可是从大营里出来的,什么样的悍匪杆子大军营帐附近闹事,跟何况自己和身边护卫的打扮,在大明估计还没有那个看不出来自己一伙人是东厂的,敢在大军附近明目张胆的袭击东厂的人,这群人的身份值得怀疑。

  突然谍报司的房顶一个烟花冲天而起,一声炸雷般的响声远远传开。门外围攻谍报司的一个悍匪看到这个烟花后,脸色大变,立马带着自己的人马撤退,不过东厂的人岂是那么好欺负,看到这群悍匪打了人就像撤退,那又有这样的好事。

  一部分东厂的高手紧追而出。跟在那群撤退的匪徒身后不停的放着暗器和冷箭。被激怒的匪徒,想要转身拼命,这时候东厂的人又开始游斗,没过多久,阵阵马蹄声传来,大批锦衣卫和东厂幡子赶来围住了这批胆大包天敢袭击东厂人手的倒霉鬼,在大批人手的支援下,战斗很快结束了。大部分袭击东厂人手的悍匪被抓。

  “启禀公公,来袭匪徒以被打散,抓捕大量活口,还请公共发落”虽然如今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开始往敌对国家和海外发展,但是国内各地的锦衣卫人马,崇祯并没有撤销。培养了几代人的锦衣卫暗桩就这样放弃了实在是可惜了。

  “把那些敢袭击咱家的人带上跟咱家走,咱家到想看看是谁在给自己找不自在”说完刘应坤上马“驾”带着大批人马往辽东军大营赶去,身后的锦衣卫和东厂幡子骑马拉着一群被捆住手的匪徒,有些受伤太重跑不动的就直接在地上拖着。

  辽东军大营

  “刘公公什么风把你老吹来了,快快快,里面请”接到斥候报告有大批锦衣卫和东厂幡子往大营赶过来,祖大寿就知立马赶到大门前来迎接。

  “祖大寿,你别跟咱家嬉皮笑脸的,我问你,咱家刚从这里离开,身后就尾随了一群想要了咱家命的悍匪,这你怎么解释”这件事要说和辽东军没关系,怎么说刘应坤都不会相信的。

  “居然在我辽东军的管辖范围内有人敢刺杀大人,大人你放心,我祖大寿立马派兵清理山海关附近的所有匪徒替大人出气”祖大寿一副愤怒的表情,仿佛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关系是的。

  “这事真和你辽东军没关系”这时候刘应坤眯起的眼睛流出了危险的光芒,从来自有太监去欺负别人的,没想到今天自己居然吃了一个哑巴亏,这事有点意思。

  “公公明鉴,要是我辽东军收到有人对大人不利的消息,大寿定亲自领兵护送大人返回,怎能让匪徒在大人身边行凶”发火,发火了又能怎么样,这辽东在李成梁大人去世后,可是我祖家世世代代经营的,上至总兵,下至士卒都有我祖家的人,你一个新来的监军能奈我何。

  “这件事先不说,袁督师是否领兵出发了”对于崇祯吩咐下来的命令刘应坤还是十分上心的,不上心不行啊,太监得罪谁都可以,只要皇上看你顺眼护着你,谁都拿你没办法,可是那天你没办好事,失去了皇上的庇护,到时候就真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公公放心,在公公离开后,督师安排妥当后,就马不停蹄的领军出发了”只是说这些的时候,祖大寿笑的模样有些诡异。

  “按旨行事就好”刘应坤根本就没想过袁崇焕会擅自领兵回京,要知道在古代,不论是边关大将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没有皇帝的圣旨,不论什么原因擅自领兵回京那都是死罪,所以刘应坤根本就没有怀疑袁崇焕领兵出发的目的地是京城。

  “既然祖将军说了这事和辽东军没关系,那咱家就不打扰了”看着刘应坤转身离开,祖大寿露出了不屑的表情“公公慢走”突然“对了,刚刚袭击咱家的悍匪,被咱家的人抓了不少,既然和辽东军没什么关系,那想来也没人回来求情了,既然如此,来人,把那群悍匪给咱家斩喽”接到刘应坤的命令,一群锦衣卫下马把那些被马匹拖着跑了一路,进气少出气多的匪徒,全部就地格杀。

  “哈哈哈哈哈哈....”刘应坤转身上马带人离开,远处传来了那太监特有的尖细笑声,而身后的祖大寿一脸铁青。

  通州城

  在远离通州称50里的官道上,皇太极大军兵锋直指通州。不过皇太极并没有停留的打算“传令下去,绕过通州,明晚本汗要见到明帝的都城,让明帝在大金的铁蹄下颤抖”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不少明军,可是没有一只明军敢出城阻挡自己大军,这让皇太极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此时明廷的虚弱,只是如此软弱的明人又有何资格占据这大好河山,这一切总有一天将是我大金的。

  第二十四章皇太极

  皇太极率兵绕过通州,一路直奔京师。

  北京城的皇宫内

  “皇上,皇太极已经到了,现如今女真人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北京城下了”坐在龙椅上的崇祯,听到王承恩的情报并没有反映,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龙椅上,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无比凝重。

  半响过后“大伴,蓟州城和山海关那边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吗?”自己身为大明的皇帝,坐拥整个天下,手握百万大军,可是现在居然被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万野蛮人,包围了自己的帝都,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皇上,蓟州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已经通知附近玉田镇守太监前去调查,目前还没有情报发回来”说道这里王承恩看到崇祯并没有大发雷霆,于是小心翼翼的继续往下说到“山海关那边,监军刘应坤发回情报,在日前袁崇焕已经领旨率兵出离开了山海关”。

  “孙传庭孙爱卿现在在何处”崇祯起身离开龙椅踱步走下台阶,其实这龙椅坐久了,也并不怎么舒服,可是崇祯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一个人独自坐在这象征着皇权的龙椅上静静的品味这权力的滋味。

  “回皇上,孙大人现在应该在城墙上指挥士兵守城”最近崇祯的脾气越发的怪异,王承恩这个看着崇祯长大的老太监,现在也开始看不透崇祯。

  “大伴,准备一下,朕要上城墙,朕要去看看那个率军一路打到朕北京城的皇太极”突然一下子,崇祯十分想见一见那个在后世乘着大明内乱,喜欢带人来打劫,来给大明捣乱,让大明疲于奔命,那个不可一世的皇太极。

  “皇上,现在城外遍布女真人,万一皇上要是出了什么闪失,让这大明和这天下百姓如何让是好”听到崇祯要上城墙,王承恩立马开口劝道。

  “他皇太极敢亲自领兵到朕的皇城下,朕在城内,如何上不得城墙,大伴,不用在劝了,立刻去安排”听到崇祯的话,王承恩也不敢再坚持,一边派人去准备护卫人手,一边通知在守城的孙传庭做好迎接的准备。

  在大批人手的护送下,崇祯坐在六马拉着的龙御内,往广渠门赶去,皇太极的大军就驻扎在广渠门下。

  崇祯站在广渠门上身后跟着孙传庭和王承恩。看着下方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行军大营,看着女真人在自己的北京城下纵马狂奔,原本会以为自己会愤怒或者害怕的崇祯,发现自己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的平静。

  “给城外的女真人传递一封书信,让告诉皇太极,朕在这城墙上等着他”很快一封准备好书信绑在了守城的巨弩上,“梆”的一声,手臂粗的弩箭带着信件射往皇太极的大营。

  皇太极的大帐

  “大汗,刚刚城内射出一封书信,是给大汗的,已经让人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刚刚在外巡营的阿敏手里拿着一份书信献给了坐在主位上的皇太极。

  “这真是稀奇了,明帝的皇城内,居然有人给本汗写书信,拿来,让本汗瞧瞧写了什么”皇太极接过那封书信有些奇怪的打开了。

  看着皇太极看完书信一脸奇怪的表情,代善那一帮人纷纷问道“大汗,里面写了什么”皇太极把书信递给在场的几人“呵呵,居然是小皇帝崇祯约本汗在城楼下相见”皇太极本人对于那位不到二十岁的明帝说实话还是比较嫉妒的,那么点大,就拥有了大明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自己马上四十的人了,还要为大金四处征战。

  “大汗有何打算”一边的代善开始询问皇太极的意思。

  “本汗打算去赴约,都到了这北京城下,为何不去见见那位年轻的小皇帝呢,难道你们就不好奇崇祯是个什么样子”皇太极一脸笑意的对着群臣说道,现如今自己率军围了明朝的国都,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何惧一个崇祯小儿。

  “大汗说的对,我等就一起去见见那个小皇帝”莽古尔泰和阿敏在一边支持到,自己等人和大明打了一辈子的仗,这还是第一次能够见到明帝的机会,哪像以往那样,再怎么折腾,见到了也不过是那些当兵的苦哈哈。

  “只是大汗,小心有诈”一边的代善还是有些不放心到。

  “代善,你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小心了,在这皇城下,难道明帝还敢开城门派人出来偷袭不成,要真是那样,我八旗的儿郎不是正好破城而入。”一群人哈哈大笑的骑着马,往广渠门方向而去。

  崇祯站在城墙上,俯视着着城下的皇太极,隔着一道护城河的崇祯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远远望去,皇太极就是一个人影,因为距离太远皇太极等人的具体相貌根本就看不清,不过崇祯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骑马站在中间的那个人就是皇太极,不是因为皇太极的亮丽盔甲,也不是因为皇太极被人群守卫在中间,只是崇祯看到他就有一种他就是皇太极的感觉,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崇祯无比肯定那个人就是皇太极。

  皇太极在众多亲卫的保护下,远远的站在护城河一边,一眼就看到城墙上那个穿着龙袍的明帝崇祯,龙袍在一群穿着盔甲士兵映衬下实在是太亮眼了,只是距离太远,皇太极也看不清崇祯的长相,对于刚刚送来书信的那个手臂粗的弩箭皇太极也看到,对方有着这样的远程攻击利器,皇太极也不敢冒然靠近,不然等自己看清楚崇祯了,对方的弩箭也看清自己了,到时候被乱箭射死那就没地方哭了。

  崇祯和皇太极二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对方,双方都默契的没有开口,半天过后,皇太极策马回营。

  城墙上的崇祯对着身边的人问道“这个距离弩箭打得到吗”一边操控巨弩士兵回答到“回皇上,对方一直徘徊在弩箭的射程之外,打不到”。

  “孙爱卿,你说用火炮打得了那么远吗?”弩箭射程不够,不是还有火炮吗,崇祯从来不会放弃过任何一个弄死皇太极的机会。

  “皇上,这个距离打到没什么问题,不过准头就的看运气了”一边的孙传庭对于火炮还是很了解的立马回到。

  “那就让人开炮吧,也许今天的朕的运气特别好,万一打中了呢,就是打不死皇太极,吓吓他也好”看到皇太极那荣辱不惊的样子,崇祯心里就不舒服,打不死他,也要让他狼狈一下,破掉他的气场。

  “轰”“轰”随着几声炮声响起,看着对面兵荒马乱一幅乱糟糟的场面,这下子崇祯心里舒服多了。

  第二十五章皇城炮火

  “轰”“轰”的几声炮声响起吓得皇太极和诸多贝勒一大跳,只是距离太远,大部分炮弹都打偏“崇祯这小儿也太不是东西了,居然玩阴的的”一边阿敏气急败坏的骂道。

  阿敏还没骂完,炮声再一次传来,这一次不知道是那个运气好的明军开的炮,一颗炮弹擦着皇太极的亲卫队打穿了过去,虽然没有伤到皇太极和诸多贝勒,不过炮弹过后那一列的倒霉鬼连人带马全部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最后那颗炮弹在地上跳了几下,冲入大营,闹的女真人的大营一阵鸡飞狗跳。

  原本还一脸淡然的皇太极,在看到炮弹在自己附近犁出的拿到血痕,在也保不住自己的风度了,眼前的这一幕让皇太极想起了自己的阿玛努尔哈赤就是被明军大炮打死的,于是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恐惧,一提马绳,调转方向往自己的大营狂奔而去。

  皇太极身后的诸多王公大臣,看到自己的大汗都跑路了,于是纷纷尾随其后,谁也不愿意留下来挨炮弹,虽说明军的炮弹准头奇差无比,可炮弹没有长眼睛,在大炮的射程下,每一次炮声传来众人心里都随着炮声狠狠的震撼一次,在大炮这玩意的炮口下,那就是和现代用左轮手枪,上一颗子弹赌命的感觉差不多,太刺激了,谁也不知道今天自己会不会倒霉,要知道当年的努尔哈赤就是倒霉的被大炮炸死的,有了这样的例子在前,不论是护卫还是被护卫的王公大臣,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可惜了,居然没有弄死皇太极,接下来皇太极那边估计要狗急跳墙了,孙爱卿,你准备一下应付女真人的攻城吧,今天朕就住这里不回宫了”难得看到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战,崇祯可没打算就这样灰溜溜的跑回宫。

  “皇上不可啊,城外女真人随时可能攻城,这太危险了”听到崇祯的这个疯狂的想法,王承恩和孙传庭吓个半死,要是崇祯真的出了点什么事,这里所有人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没事,这里不是有敌台吗,朕就在敌台里看看,不会出来给你们添乱的”崇祯是打定主意不回宫了,三楼那么高的城墙,墙下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上还有敌台,自己待在敌台里,只要不破城,自己还是很安全的。

  “皇上”就在孙传庭和王承恩打算再次相劝的时候,崇祯已经自己转身往敌台方向走去了。身后的王承恩没办法,只好对着孙传庭“孙大人,皇上的态度你也看到了,现在皇上就在城墙上,为了皇上的安危,在皇上离开前绝不能让敌军度过护城河,不然惊到了皇上,不是你我可以担待的”。

  在王承恩和崇祯走后,孙传庭有着想骂人的冲动,这叫什么破事,你一个皇帝不好好的在皇宫来待着,在这个时候跑城墙来,这不是给自己捣乱吗,还说不出敌台,不给自己添麻烦,可是只要你这个皇帝在城墙上一天,对于自己这个守将来说,那就是无比巨大的麻烦。

  不过在怎么心里叫苦,孙传庭也只好安排人手去护卫崇祯的安全,很快其他面城墙上的不少大炮都被孙传庭让人拉过来,放到崇祯所在的那一面城墙上,至于巨弩,滚石雷木这些守城利器,更是优先摆放到了崇祯这里。就连守城的士兵,崇祯这里都是孙传庭带着自己的亲兵亲自守的城。

  皇太极汗帐里

  一路上皇太极纵马狂奔,在回到自己的大帐里抽出长刀狠狠的劈开了身前的一张桌子,气呼呼的“崇祯小儿,你欺人太盛,”多少年了自己没有那么狼狈过了,如今居然让崇祯这个小皇帝给耍了。

  陆陆续续的其他几个手握兵权的贝勒也回到看汗帐里,皇太极手握长刀,转身下令到“阿敏,莽古尔泰,你们二人现在带领本部人马即刻攻城,本汗要崇祯那个皇帝小儿付出代价。”

  “得令”阿敏和莽古尔泰也是一肚子气,接到攻城的命令立马去大营召集自己的人手,准备攻城。很快女真人在打下蓟州城缴获的二十几门大炮就被推到了前线,一群蒙古人和被逼迫来的汉人,抗着大大小小的沙袋,抬着长长的云梯,准备在大军的掩护下填护城河。

  女真人那边摆出攻城的架势,明军这边在孙传庭的指挥下,大批军士上城墙,一队队后勤士兵,抗着一捆捆各种箭支,抬着一箱箱炮弹开始往城墙上搬运准备作战,城墙下是一个个列阵摆放的投石机。大批火油弹,已经准备好。

  在大战前的压抑气氛下,女真人一方率先开炮,“轰”“轰“轰”“轰”一个个炮弹打在城墙上,瞬间城墙上无数碎石乱飞,有倒霉的士兵被击中,哀嚎着摔下城墙,下方无数工兵,奴隶在炮火的掩护下嚎叫着发起亡命的冲锋。

  明军这边在被炮击后,立马开炮反击,城墙上的火炮炮口冲出一道道火光,一个个实心铁球炮弹争先恐后的飞出,在下方的敌军中犁出一道道血槽。

  那群工兵和奴隶兵在冲出一段距离后,城墙上那些巨弩开始发威,一根根手臂粗细的长矛被当作弩箭,在巨弩那强劲的力道下,那群没有护甲的奴隶兵被击中后,往往会穿透好几个士兵的身体才会狠狠的扎入地面,很快地面上就出现一根根长矛串这一群人的R肉串的,更掺的是,一些被巨弩发射的长矛钉在地面上还没有死亡的人类,剧烈的疼痛让那个这些人发出阵阵哀嚎。

  不少冲过了炮弹和箭雨幸运儿接近护城河,把一个个沙袋填入河里,还没等扔下沙袋的奴隶兵往后跑,在一阵箭雨落下,这群幸运的奴隶跟着沙袋一起落入了护城河。

  凶悍的死士混在奴隶兵里把长长的云梯推入护城河后,跟着一起跳入河里往城墙方向泅水而来,这些死士往往还没有冲到对岸,就被城墙上的明军用强弓硬弩重点照顾一一射死。

  崇祯站在敌台里看着下方的战争,半空中双方的炮弹你来我往的在地面犁出一道道血痕,一根根巨弩发射的长矛在地面上串出一根根r肉串,护城河里满河水被劲弩射死的死尸,可是这看起来无比惨烈的战场,也只不过是对方试探性的攻城,崇祯明白真正的攻城还没有开始,这些人不过是敌军送来试探城内虚实的替死鬼,乱世从来都是人命贱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