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306章 朝议治河

  ***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时间进入文昌元年二月,杨逸带着一家老小徐徐北返,沿途游历湖州、苏州、太湖、无锡等地;

  杨逸带着清娘她们,流连于苏州那悠长的雨巷,看那泼墨山水画中闪过的油纸伞。

  或相携于古色古香的小镇,在临水的屋檐下,细看薄胎青瓷瓶上的花纹。

  或荡舟于古老的拱桥边,看河对面升起的袅袅炊烟。

  或躲于谁家马头墙里伸出的芭蕉叶下,看河上飘落的空蒙细雨中滑过的乌逢船。

  清娘眼中的笑意活了整个江南的初春,腮边的梨窝醉了两岸红花绿柳,偶尔研墨提笔写下的那些小令,细腻如羞花沾落地、婉约如湖面上的青山倒映。

  清娘的诗、琴操的琴、湘弦的舞,让杨逸感觉走到哪里都是人间天堂。

  吴山青,

  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一江烟雨晴。

  歌一程,

  舞一程,

  罗带春风结同心。

  携手画中行。

  到了扬州,杨逸接着刘青蔳的一道诏书,不得不抛下妻儿老小,独自快马赶进京。

  诏书上提到了两件事,一件有关西北,随着仁多保忠、嵬名阿吴相继出任宋军骑兵主将,卓啰和南军司都统军乞力刚突然率众归附大宋,“贺兰贼”不断壮大,而辽国又自顾不暇,无力顾及西夏,西夏的局势越来越乱。

  朝廷打算趁此机会袭取凉州,进一步夺取河西走廊。

  另一件事,今年的河北、河东、京畿、陕西裁撤厢军的工作已经展开,朝廷并有意从裁撤下来的厢军中招募十万劳力,拉开治理黄河的大幕。

  这每一件事对大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掉以轻心的,因此刘清菁才紧急诏令杨逸回京。

  治河的大幕终于要挂开了!

  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严重,五代各王朝战乱不休,长时期无人关注治河筑堤等事宜,这就造成了有宋一代黄河下游地区屡屡决口,给大宋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自大宋立国以来,中下游地区发生决口事件已越过70次。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黄河决于滑州韩村,东南流至徐州入淮水;

  此后,黄河又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天禧三年(1019年)、天禧四年,三次决口,河水夺淮,其中天禧四年的决口历时七年,泛滥郡县三十余个,被视为历史上黄河第七次较大改道。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