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卷 一剑封喉 第八十二章 君臣之痛

  皇帝气得火冒三丈。

  种师道所说的制夏策略,和过去司马光所议大同小异。司马光是元佑党魁,而种师道也曾名列元佑党藉,如果不是皇帝亲自点名,种师道根本没有出头之日,谁知这个老东西不识抬举,满口狂言,不但非议童贯、刘法等人贪立边功,甚至对朝廷最高决策也持有异议。

  皇帝本想晋升他为检校少保,位列三公,现在一气之下,勾掉了,改封为“保静军节度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

  这一看就知道是明升暗降,名为“经略安抚使”,但属下精兵却已被童贯全部调走,只剩下老弱之卒,聊以守城。

  =

  今年三月,童贯再战,他命令刘法率军攻取朔方,直捣西夏腹地,以期一击致命。

  刘法以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为借口,拒绝出击,童贯大怒,以军纪相威胁。刘法无奈出战,结果大败,全军覆没。此仗刘法阵亡,其所率两万精骑都是宋军最精锐的禁军之一,如今片甲无还。后援部队闻风丧胆,不战而溃,民夫多被敌军俘获。宋军损失精兵十余万人,军需物资尽数丢失。

  =

  西北战场的败仗给了皇帝以沉重打击,为此他不得不暂时放弃万丈雄心,派人追回了出使金国的使臣,收回了诏书,这让朝廷上下松了一口气。蔡京等人还要劝说,但皇帝一句话堵住了他们的嘴,“北事休作,祖宗盟誓,违之不祥。”

  蔡京和一帮主战派大臣无可奈何,与金结盟之事随即搁置了。

  =

  然而,童贯不服输,他还在西北战场上努力扭转形势。

  四月,童贯指挥鄜延、环庆两路大军击败西夏军队,平三城。

  五月,西北军再败夏人于震武军,解震武之围。

  六月初,西夏大军难以为继,而宋军也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再战。这种情况下,西夏再一次遣使议和,大宋终于答应了。

  =

  几年来,皇帝以陕西、河东两路兵力、财力,与西夏连番大战,的确削弱了夏军,迫使夏军遣使议和,不过,大宋的实力也被削弱了,当然了,就大宋国力而言,这点消耗还完全可以承受。

  但是,西北局面因此出现了危机。

  年初统安一战,西北名将刘法阵亡,西北精锐折损大半,元气大伤。这直接导致西北军军心涣散,军纪松弛,军卒常常临阵脱逃,减员甚至过半。童贯不敢严行军法,允许脱逃不死者仍可归队,以便保持一定兵员。既然允许兵将自由出入军营,那就不像军队了。

  如今陕西、河东两路官库也是空虚如洗,城乡萧条。夫役屡征而很少生还。农田荒芜,哀鸿遍野。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