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零一章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不用,不用……”

  小五月摇着小手,“我们有新衣裳了,大姐姐说过要送我们的。”

  “对啊,”其他小孩跟着起哄,“大姐姐说过的,说过的。”

  怜香道:“对,可你们还记得,要想穿新衣裳,得先怎么样吗?”

  “记得记得,唱好曲,擦好脸,睡好觉。”

  “那还不快去?”

  小孩们应了一声,都看向了蒙面女子,小眼睛眨眨的。

  蒙面女子轻轻点了点头。

  “噢,走咯……”

  小五月带着小女孩们,蹦蹦跳跳地走了开去。

  赵寒看着那些离去的小身影,有些感叹的神色。

  半晌,他才转头对蒙面女子道:

  “在下还有个冒昧的请求。”

  “请讲。”蒙面女子道。

  赵寒道:“我喜欢听曲儿,姑娘你又会写曲子,歌声和琵琶都这么美妙。

  能否请你再唱上一曲,也好让我们几个再饱饱耳福?”

  他这是真心话。

  对于真正喜欢曲乐的人来说,千金易得,一曲难求。

  姜无惧点头,“嗯,刚才姑娘你啊啊唱那几声,比怡春楼里头的好听太多了,和香儿妹的歌声有一拼。”

  “想太多了你们。”

  怜香一嘟小嘴道,“我们家小娘子每天只唱一首的,多了谁都不给唱。

  你个无赖,还想听多一曲啊?

  没门!”

  赵寒耸了耸肩:“既然姑娘不便,我也不能强人所难,羽儿大胆,那咱们走吧?”

  “想走?”

  怜香道,“你个无赖,摸了人家的身子,我还没跟你算账呢……”

  寒风一阵刮来。

  一个修长的身躯,出现在了茅屋门口,是张陌尘。

  他扫视了屋内一圈,目光停在赵寒三人身上。

  “大人找着那大院子的后门了?”赵寒问。

  “跟我走。”张陌尘冷冷一句,转身而去。

  “好啊。”

  赵寒瞥了眼那个像要吃了自己似的小丫鬟,笑着跟了上去。

  洛羽儿看了看四周破败的墙壁,就把铜钱塞到织鞋妇人的手里,拉上姜无惧,也往外就走。

  身后,琵琶忽然一挑,声如燕雀长鸣。

  一曲宫商,悠然奏出。

  开篇如清泉流水、沁人心肺,过得一阵,渐渐转为轻灵,闲云野鹤,自在闲逸。

  突然又是一阵轮拨,琴声变得有些激烈,淡然间,藏着千军万马,有刀枪厮杀之声。

  到得后来,琴弦突然一煞停住。

  女声,悠悠唱了起来: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琵琶不奏,静夜不言。

  整个屋内、夜里,唯有那个女声清唱着,宛如天籁。

  四个身躯站在了门口,一动不动。

  曲罢。

  绕梁还有余音,久久不歇。

  半晌,洛羽儿缓缓转身,目光盈盈:

  “这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曲子。

  姐姐,你唱得太好了。”

  蒙面女子将琵琶轻轻放下:

  “诸位仁心善德,小女子别无所长,唯以一曲聊表寸心。技拙之处,还望海涵。”

  “小娘子,”怜香张大了嘴,“这么多年,你可从没在一天里,给人唱过两首曲子啊。”

  蒙面女子看了她一眼。

  “好,”怜香低头,“我不说,不说不说啦……”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赵寒闭着眼、打着节奏,嘴里哼的曲调,和刚才女子唱的一模一样,非常的陶醉:

  “刚才这一曲,可真是神来之笔,太好听了。

  只是……”

  他睁开眼,看向了蒙面女子:

  “这是陶靖节先生《杂诗十二首》里的第四首,写的是鄙夷空名、隐世自得之乐。

  可我听刚才的琴声唱段里,隐隐然,有肃杀之气。

  这是为何?”

  蒙面女子正想回答,张陌尘忽然开口了:

  “陶靖节虽一生淡泊丘山,内里却怀乾坤之志,曾有‘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之句。

  有些肃杀之气,又如何?”

  他冷冷看了眼赵寒,又看向了蒙面女子:

  “只是,肃杀过了、便是血光。

  你的琴意,还是归于淡泊为好。”

  蒙面女子微一叩首:“多谢先生教诲,小女子谨记于心。”

  长衫一动,张陌尘走入了门外的夜。

  “都是行家啊。”

  赵寒摸摸下巴,好像想着什么。

  洛羽儿向蒙面女子做了一礼多谢,扯着赵姜两人,也走出了门外。

  身后,怜香朝着赵寒的背影,吐舌头做鬼脸。

  那个织鞋的妇人还坐在椅上,呆呆看着手心的铜钱,脸上密密麻麻的“虫洞”,微微颤动着。

  紫红琵琶的旁边,蒙面女子端然坐着,目送四个身影远去。

  ……

  ……

  出了小屋,赵寒等人跟着张陌尘,在夜里又绕了半天,才看到一面高墙,墙上有扇厚重的石门。

  平常的宅子,都是木门。

  这又高墙又石门的,显然这青玉院对那些想“走后门”的人,早有防备。

  洛羽儿正想怎么弄开这门,张陌尘走上去一推,那门竟然就开了。

  他就走了进去。

  虽有点莫名其妙,赵寒三人也跟了进去。

  那独孤亮深夜外出,哪里都不去,偏偏就进了这青玉院。

  那么,那个他接到信、要过来见的人,肯定就在这里头。

  那个人,是不是就是孔原?

  而这孔原,又会不会就是“恶鬼”呢?

  这一切的问题,只要找到独孤亮一审,自然见分晓。

  可这青玉院里面很大,要在夜里找个人,确实不容易。

  四人正走着。

  呜……

  前面的黑夜里,突然一声传了过来。

  “什么声音?”姜无惧缩了缩脑袋。

  四周,一片起伏昏暗的院落,什么都看不清楚。

  呜……呜……

  那声音又响了起来,就像有个女人在哭,凄凄凉凉的,若有若无。

  ……

  ……

  唠叨一句:

  本章和本书的许多灵感,都来自我的原创古风歌曲《采菊东篱》,感谢陶靖节先生的灵感启发。

  有想印证的道友,音乐App里搜歌名《采菊东篱》,专辑名叫《澄风》,歌手名也有个“澄”字的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