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一章 沧海一声笑

李熹失踪已经四个时辰了,集马村此时却灯火通明,老村正不大的正厅里面挤满了人。

  刘首礼却并没有在这里,在发现李熹不见了以后,他第一时间就追了出去,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说起来李熹能被抓走实在是个大大的乌龙!

  其实李全在得知集马村这两日丢了孩子以后,虽然并没有阻止李熹照常到集马村进学,但是却派了十五名老兵在旁保护他!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全怕李熹得知详情以后害怕,就没有告诉他。

  谁知下午的时候,李熹因为惹怒了刘首礼,被强迫带到了南面的树林去受罚!李全派的那十几个老兵,一看大少爷被人带着跑去了丢孩子的地方,赶紧跟了上去。

  老兵们虽然有些本事,但是较刘首礼还是要差了一些,所以李熹二人到了有一会儿,他们才紧赶慢赶的跑到树林外面,可是已经找不到李熹的踪迹了,老兵们不敢耽搁,赶紧进树林搜索。

  而当刘首礼发现有一帮训练有素的人进到树林以后,误会以为是那帮人牙子,就把李熹放到了树上,自己杀了过去……

  那两个抓住李熹的人牙子也是运气好,他们本来是想来集马村探听一下消息,没指望会再抓一个小孩,结果刚到就发现前面有人正在激战!二人果断想要绕到树林深处离开,这时刚好碰到了从树上下来的李熹……这送上门来的买卖哪有不做的道理?

  于是李熹就在自己身边两帮高手的“掩护”下,被顺利的抓走了!

  等到刘首礼等人发现不对时,人牙子早就跑的没影儿了!

  屋内李全焦急的走来走去,他得知李熹不见了以后,就立马派出了五百府兵赶到集马村周围搜查,自己上报了渭州折冲府和渭州刺史说明缘由也赶紧赶了过来!

  李全来的时候,老村正因为李熹失踪还在昏迷不醒!李全知道这事是怪不得老村正,而且老村正一直对李全一家照顾有加,又是李熹的先生,不敢耽搁,赶紧请了大夫为老人医治。

  老村正好不容易醒过来,看到李全顿时老泪纵横,深觉对不起李全的信任,连喊三声“老夫有罪!”就又昏了过去。李全不敢再刺激老人,就吩咐大夫为老村正进了些安神助眠的药物,叮嘱好大夫要好好看护老村正,就直接在前厅中等待消息。

  正在李全焦虑难忍之时,刘首礼回来了。

  李全赶紧上前拱手问道:“刘师傅,不知可有小儿的消息?”

  刘首礼见到李全如此客气,很有些佩服对方的大度,连忙回道:“某家暂时还没有狗儿的消息,不过李爵爷不必过去担忧,某家判断贼人应该还没有离开渭州,现在应该藏身于襄武县内,这次回来就是希望爵爷派些人手跟某家一起进入襄武县境内调查!”

  李全飞快的点了十几人的名字,让他们随刘首礼去襄武县,随即嘱咐道:“刘师傅,小儿一向与襄武县县令魏德行的幼子较好,你拿上我的腰牌,去找那魏大人,想必他也会帮助一二。”

  刘首礼接过腰牌,愧疚的说道:“这次全因某家糊涂,如果找不回狗儿,请李爵爷摘了某家的头!”

  说罢,领着十几人就快速往襄武县赶去!

  李全紧握双手,心中祈祷自己一向聪慧的儿子可以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

  襄武县城郊的一个废弃的库房,这本是隋朝时期襄武县的存粮之处,可因为连年的征战,这里早就变得破败不堪,十几间库房,也只有了了三间还保存的相对完好。

  此时一间完好的库房中,竟有淡淡的灯光,里面还隐隐传出一阵奇怪的歌声!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这赫然是后世黄霑大神的《沧海一声笑》!

  此时有灯光的库房内,四个身穿麻衣的“庄家汉”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饮酒吃饭,旁边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卖力的演唱着。

  这正是那个告诉李熹贼人人数的那个小姑娘,而她现在正唱的《沧海一声笑》正是李熹交给她的。

  李熹知道,想要想办法出去,必须先搞明白他们所在的环境,而听张茅说,那些人牙子,除了每日送饭的时候,平时根本见不到,就算是送饭的人也不会跟这些孩子说一句话。那么想要得到有用的消息,就必须得到有用的信息!

  加上他自己,这个库房里也就张茅和那个小姑娘稍微大一点,李熹的计划也只能他们两人才有可能会配合。

  经过介绍,小姑娘叫王小桃,家住襄武县城,祖孙三代都以唱曲儿为生,李熹很快便有了法子。

  这些人牙子,说起来也算是刀头舔血之辈,虽然平日中过的也算是潇洒,可是说不定哪天犯事的时候被抓到,也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这帮人基本没有什么人性,不过没有人性,不代表他们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要勾起他们的兴趣,就不怕从他们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再说了,这一阵正是他们干活的时候,想必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要不也不会喝个酒都要天天行酒令了。

  于是王小桃,就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了,而《沧海一声笑》就是想要引起那帮人牙子的共鸣。

  李熹很想自己来唱,毕竟这事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可是当他唱了几句以后,库房中的“观众”们不答应了。尤其是王小桃,好歹也是个“曲艺世家”出身,听得李熹的破锣嗓子,很担心他没有引起人牙子的共鸣,反而因为污人耳朵被先杀了!

  李熹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出马的想法,王小桃不亏是从小熏陶的天才,李熹只是唱了一遍,她便能全部记住了,并且李熹跑调的那部分还能给找回来!李熹很想试试,如果把《论语》也编成歌谣来唱,王小桃是不是也能记得住!

  王小桃觉得李熹教的小曲儿,虽然唱起来曲调有些奇怪,不过却很有些气势,不知道李熹是从哪儿学来的,问了几次李熹只是神秘的回答‘不可说’,不过看他脸上那副表情,王小桃很确定他绝对是剽窃来的……

  等到隔壁库房中想起王小桃说的那些行酒令的声音后,李熹赶紧示意王小桃开始大声的演唱,希望隔壁的人牙子们可以听到。只要能听到,就不信黄霑大神的大作,还钩不起这帮不入流的“江湖人士”?

  果然,王小桃唱了没多久,隔壁的声音就小了下来,随后李熹等人的库房门就被打开了,问清了是王小桃唱的以后,就把王小桃带了出去,不一会儿,王小桃的歌声就从隔壁传了过来。

  还好,第一步成功了……李熹心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