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二十三章比拼(二)

(多谢各位的订阅,手中有推荐票的大大们,请支持一下的老黑,没有推荐票的大大们,也请点一下收藏,万分感谢!)

  这次的策论并没有命题,所以对士子们来说,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李熹觉得,李世民未必没有趁机想要倾听一下天下士子们心声的心思。

  小武已经代替了思思的工作,与一直没有回家的李雪雁一起陪在奋笔疾书的李熹身边。

  李熹脑子里知道的策论并不多,能够勉强背诵下来的更是只有最著名的《六国论》和《过秦论》。

  所以他干脆也就不想取巧,实实在在的写了一点自己的观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就看批阅自己这篇策论的人是不是能够理解了。

  开始的时候,李熹只是抱着一种好玩的心思在写自己的策论,可是写到后来,李熹本来轻松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如果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李熹还能够很客观的叙述自己的看法,只是这么多年过来,李熹已经早就不是刚刚穿越到大唐,一心想要回去的那个考古系副教授了。

  现在的他,已经越来越适应自己在大唐的新身份,这里有他的父母,有爱他疼他的先生,有妩媚漂亮的小武,有一帮看重自己的朋友,有不停“压榨”自己的皇帝夫妇,更有大批指着自己吃饭的可怜人……

  人是一种很容易就被环境影响的动物,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可以改变别人的时候,其实更多的却被别人改变着。

  大唐往后的几年历史,李熹心里清楚无比,长孙皇后现在看起来身体很好,那么今年她的大限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来的那么早,而整个大唐在李世民决定征讨高丽之前,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

  中间不管是突厥,还是侯君集平高昌,相比于前些年的战争,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大唐在李世民刻意为之之下,正在稍稍的休养生息,一直到几年后李世民两次征征高丽大唐才会再次对周围的国家露出獠牙。

  作为后世人,李熹从来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更加没有亲身到过战场,但是不管是以前从史书上的了解还是后来从父亲李全口中得知的战争真相,都让他在无形中对连年的战争深恶痛绝。

  情绪到了,笔下自然生花,李熹在自己的策论中抒发着大唐休养生息的重要性与对战争的厌恶。

  李熹自认为本身的格局太小,后世那种小市民的心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所以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可以对于治理国家高谈阔论的人,他只是现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上,写着他想要管家能够为百姓做的事情。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