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零三章 庆禄十五年的末尾

年关将近,长安城中到处热闹一片。

  一方面秉承着传统的婚礼礼节,有着吕家在中间牵线,韦昭和陆婉凝的亲事很快就有了眉目,在年前就一些杂七杂八的礼节基本定了下来。

  之后至于下聘礼到定亲大婚之日,还得延绵一两个月,恰逢年节,暂且停了一停。

  与此同时。

  在这时候长安城中各大世家高门间除了日常走动和准备些宴会什么的,就没什么繁杂政事了。

  而在这群闲人眼中,最近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韦家和陆家结亲的婚事。

  这倒还好说,除了个别人用心揣测之外,大多数人并不介意。

  韦家和陆家两大高门结亲,皇帝都没表示什么,其余还有谁碍着事儿了?

  第二件事就是陇右军的调动频频。

  在庆禄十五年最后的一个多月里,陇右都督府先后向兵部上报了七次营卫边军调集的公文,均被批准。

  这在数十年来的大周朝堂上可以说是极为罕见。

  在冉氏之乱的十几年来,边军调动出征向来都是由章程依循,由皇子监督。

  但就在庆禄十五年,一年之内,数月之内,惯例被屡次打破。

  先是河东军出于战况紧急,在没有皇子督军的情况下,由陆琨独自督领大军突袭燕国。

  若是说陆琨的案例是出于意外的个例。

  那宁亲王受命代理陇右大都督,而后宁王既是大都督,又是皇子督军,身兼一人,频频调动陇右新军出塞袭击羌人部落。

  练兵,为来年战事做不时之需的准备。

  说辞非常充分,兵部和皇帝根本没有半点反对的意见……

  在天子眼中,陇右边军确实有练兵的需要,否则来年如何应对西凉战事?

  况且宁王担任大都督也并非常事,有着赵秀从旁协助,出击羌人部落,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政事堂几位大臣,左梦桥、、陆文荣和方师古几人都不同程度表示了担忧。

  皇子执掌兵权,导致兵变夺权发生,这种情况在南朝屡屡发生。

  在大周也不是没有先例。

  毕竟先前苏弘登基,就是在一群军中挚友的拥护下,顺利拿下长安的。

  如今在康王、肃王之外,突然冒出第一个在本朝执掌兵权的亲王……这让人很难不乱想。

  当然,苏弘不介意,甚至暗示诸位大臣……这种情况也是一时之需,来年战事再起的时候,或许还需要打破惯例。

  难道我大周就只能靠着惯例运行朝堂?

  难道这些承平时节的惯例,在战事就不能应时而变?

  这让政事堂的几位大臣是哑巴吃黄连,吃亏说不出。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