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二章 赵家事变

京城刺客事件持续发酵,当天朝议并没有议论出什么来,随后就在散朝之后在长安城中传开,一时间满城风雨、人声鼎沸。

  案件涉及到的北境人都是三缄其口,退避三舍,唯恐惹祸上身。

  在长安城中的榆宁州郡客商都是人心惶惶,准备离开长安。

  当天朝上,在天子苏通允准之下,刑部侍郎戴孝隆、大理寺卿陶万山、御史中丞秦湛三人代表三法司组成最高机构,开始着手调查。

  而飞龙卫这边则有程玄生坐镇旁观监督,严明法纪……

  随后几天之中,刺客审查没有什么进展,但长安城中舆论已经是沸沸扬扬,难以遏制地传开,“榆宁镇边军飞扬跋扈,当街刺杀朝廷大臣,朝廷束手无策!”

  短短几天时间内,六部给事中、御史台言官们风闻奏是,开始一批批的上奏弹劾榆宁军种种不合规章制度之事。

  更有甚者,直接指责赵子嘉、赵子武兄弟两人多年经营榆宁军,北地边军俨然已经成为赵家私军!

  这种话心里清楚,但放到台面上就不好说了……你有何真凭实据?直接摆出来让天子如何处置,对赵家采取强硬措施?

  于是提出过激问题的那名言官,被冠以诬陷朝廷忠良的罪名褫夺官职,罢免放逐……

  尽管如此,长安城中和百官之间舆论汹涌,不可阻挡,飞龙卫也无可奈何。

  那些言官们试探出了天子底线,不再提赵家私军的事情,专心怼着赵家兄弟跋扈行事、边军不法这种小事下嘴。

  着实让苏通颇为头疼。

  这时候傻子都看得出来,从苏明远遇刺到现在给事中和言官们群起攻之,若说许多人都是随波逐流,被裹挟上奏,苏通是信的。

  但若说这幕后不是有人故意引导策划,苏通是决然不信的。

  然而,这时候飞龙卫就算查出来也于事无补,情形紧迫,苏通不赶紧对赵家采取些什么措施,皇权威严可以说就被赶到低谷了。

  在外人看来,大周天子多年不敢动赵家,在百官看来,如今赵家兄弟嚣张跋扈成了这般模样,苏通还不进行处置的话,就说不过去了。

  有了先例在此,日后其余边军有样学样,那时候苏通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明神宫中。

  苏通沉声说道:“赵公!如今外面百官汹汹如此,已经不是南安王遇刺这么简单了,你看朕该如何处置比较好?”

  到这时候已经不能毫不作为了,说实话苏通短时间内不打算对付边军军功世家的,起码得等到神策军、武卫军战力成熟之后再说。

  但现在赶鸭子上架,赵家这档子事是绕不过去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