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卷四 章132 白秆兵

  任何想到遵化城的人,都必须得经过刘之纶部队所在的埋伏地点,这是到遵化城的必经之路。

  本来秦良玉的三千白秆兵与祖大寿的三千关宁铁骑为为一军,刘之纶为一军一同驰援遵化城。

  可是刘之纶书生上阵勇气为先,日夜急行军才比后金军队先到的遵化城。

  因此秦良玉与祖大寿自然落在了后金人马的后面!

  这两人可不是书生,那可是大明朝顶尖的领兵将领。多少年行军血战,让他们知道怎么样让士兵保存体力,随时面对遵化城的一场恶战。

  秦陵出土的兵马俑上,看到一种长达九米的长戟。

  开始专家以为是挂旗子的,因为实在太长了。但后来发现不能一支军队全是挂旗子的吧。而且两翼还有盾牌刀手保护,后来考证这就是用来对付骑兵的军队。

  士兵手持长戟向上倾斜与大地程一个角,手拿的地方后面拖出一节子与地面距离不远。骑兵来时完全可以和他对冲。借助大地的力量把骑兵 顶下来。骑兵手上的长枪不会超过五米,根本够不到地面的士兵。而地面的士兵只要快接触到骑兵 时一个下蹲,长戟根部顶地,保持角度,骑兵自然送上来了。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对付骑兵冲刺,最好的武器就是长矛一类的武器。

  白杆兵手中的白杆长矛正好满足了这点,而且与当年岳飞大破‘拐子马’所用的镰钩枪十分相识,长度也比一般寻常的矛和枪要长出一截来。

  多尔衮一见‘白杆兵’,心头大惊,急忙阻止后自己的主力铁骑朝白杆兵冲锋!

  ‘白秆兵’的犀利曾经在多尔衮的父亲努尔哈赤时代,就让‘满万不可敌’的后金军队吃过大亏。

  万历年间的沈阳之战中,秦良玉的兄长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满洲兵,大战中杀辫子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

  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曾经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作继承人。

  可那时多尔衮年纪太小,皇太极依仗自己掌握后金八旗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势力强大,夺得了继承权。

  努尔哈赤在生时经常告戒自己的爱子多尔衮说:“南朝白秆之兵,是唯一让我即使胜利也觉得彻底失败的南朝军队。若是有一天你碰到南朝白秆兵,没有高于白秆兵五倍以上的铁骑,速退!否则,你将失败得彻彻底底!”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