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卷三 章96 崇祯宠妃

  朝廷户部关于上海县招商的官文在大明朝的疆域纷飞,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次招商引资,而且是在第四个对外通商口岸,这个通商口岸的开放程度和‘乱来程度’绝对成正比。

  乱来吗?!

  只有王承恩自己知道这绝不是乱来,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想在明朝这个五千年传统文化束缚下的朝廷进行改革只有走渐进、办试点做范本的路子才行得通。

  明朝对内的各种矛盾已经越来越激化,这一切的根源除了明朝的制度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没钱,入不敷出的财政使得崇祯一门心思将土地赋税越加越高,这就是内患屡次剿灭,屡次又起直至亡国的重要原因。由于制度上的弊端,崇祯所加的土地赋税白银,实际上却到了粮商和官吏手中。

  解决明朝的各种制度弊端,想在一朝一夕剔除根本就不可能,只能让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转化这样的弊端,将对内矛盾转到对外的资本掠夺战争上,让资本主义逐步蚕食明朝的传统封建制度,从而根本解决明朝现下激化的主要矛盾。

  有崇祯的默许支持,以上海贸易试点为蓝本,鼓励工商业,让大明朝潜在的资本主义迅速增长,然后对明朝腐朽的封建制度形成强烈的冲击,往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王承恩要招商,让这些商人参合进上海的赚钱事业中,这样做,好象王承恩吃了大亏一般,其实不然,只要王承恩控制着军工和支柱产业,让上海始终在发展着,其它产业就算王承恩不办,商人们也会给他王承恩建设出来,这样带动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会越来越多。 包括上海县覆盖的江浙两省工商行业都会依托王承恩这个上海县发展起来,并从上海的港口朝外运送物资。

  只要盘活了明朝的资本主义,然后在逐年递增工商赋税,就算明朝不依靠传统赋税来源农业,也能国库殷实,到时候再鼓励鼓励对外探险、掠夺资本,明朝变成一个东方帝国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许王承恩这样一弄,一个东方的帝国主义国家就这样兴起也不一定,为什么大明朝就不能充当掠夺者?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上海县的资源能够吸引这些商人,让这些惟利是图的商人觉得有利可图。

  出海便捷,出海后北上直接就是日本,而当时明朝的主要贸易对象基本上是日本和东南亚。上海官方政令对商人物资出海的限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官方参股的产业物资出海一律免除出海赋税,这一手会让商人们想尽办法在上海建设中参股。而且私人物资出海,只要交纳比之买通官府走私还少的银子就可直接出海,这点无疑是上海县的最大优势所在。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