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俞士吉(二,象山嘉靖县志记载)

俞士吉,字用贞,号栎庵,晚更大瀛海客(这个号参考之前科普的大瀛海道院,应该有关系),父仲殷,夜梦得老桂古香分月窟,移将天下压群芳之句。

  览而士吉生自岐嶷异常,既长,有司历举忠良,弗就洪武丙子领乡荐,明年会试礼部,中乙榜,授允州府儒学训导,上疏论时政,得失十余事,且言先圣孔氏子孙,族属疏远者皆系小,宗亲派乞竝加优复。

  朝议(是字底里面一个当)之,徵拜监察御史,出巡凤阳,徽州,辩释疑狱,风声肃然。

  文庙御极,擢右佥都御史,奉使朝鲜,遣陪臣来迎,士吉以大义拒之,王(朝鲜)乃郊外迎道左,俯伏慙瀚,士吉宣布:朝廷所以怀柔远人恩德甚至,王亦竭归带之诚,出鞍马貂裘、黄金之赐,士吉一无所受,王遂恪修职贡,同士吉入觐。

  上(明太祖)大喜,赐豸衣一裘,后日本先百番来贡,上嘉其诚,特命刻金印锦诰,遣士吉徃赐焉,士吉至日本,礼行如朝鲜使还。

  上益善其克敏,褒赐有加,永乐(士吉任职时间经过洪武永乐)三年,浙西大水,士吉与户尚书夏元吉,通政赵居任大理少卿,袁复奉敇,往治兼农务,惟湖州披灾尤剧,亏粮五十六万石,同事者所亏之数,反十倍于所输寫,患欲损其数以上。士吉力争,曰:欺君以病民,吾不忍为也,虽重的罪,吾自任之,竟以实闻。

  上允纳悉,蠲其输,仍敇发粟赈饥,民赖以生,六年,出守襄阳,政清讼简,郡以大治,十六年秩满入觐时,仁庙在东宫,监国南京,闻士吉善诗,闻以古诗唐律难易,士吉对曰:唐律乃古诗变体,实难。因命做万寿圣节诗歌一体以进。

  仁庙览之,称善,及赴行在最绩天官,升山东恭政,未几,唐妖妇祸众谋反,叛番皋诸臣悉,寘于法,士吉以督濬在后,众感,劝其自处,应声曰:皆死累人且逆朝廷之怒,非善道也,遂就狱。

  上念其旧,释之,洪熙改天元,入觐,欲授清要之职天官,卿进曰:大僕寺卿品在从三支列,上默然良久,曰:渠是秀才着为詹事,时宣朝初,登储位俾,士吉随谒。

  孝陵于南京既而宣朝嗣位,改刑部侍郎,命清理直隶郡县,军伍不隐不滥,名实具存,再涖部事绩用尤著,宣德五年致仕,寿七十六,士吉仪观修洁,举止清雅,论议切直,文采蔚然,所著有栎庵稿若干(现无存)卷子整绩,学工文词,有司以经明修荐未上而卒,其人家在仁济殿前,死后葬群城西山

  (个人感觉俞士吉更像一个学者,专心研究学问,最后也是整理学问而死,敬之,对于其下葬的郡城不太清楚,可能是南京,因为最后一年当的是南京刑部侍郎,可能全家都去南京了,也有可能是在宁波西山某个地方,不一定的。)

  (至于更新明天继续,今天就给之前说好的作品相关)

·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