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673章、二袁一曹各怀鬼胎,“小三国”联盟破裂

  淮南,坐落于大汉南界,基本属于东边沿海沿江一线,与江东隔邻而望。

  淮南真正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大汉汉高祖刘邦四年,也即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才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

  汉孝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因“谋反”获罪流放,死于途中,朝廷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其中,以发明了豆腐而闻名的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

  而后是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同样因为谋反罪获罪自尽,武帝废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

  在西汉时期,淮南市境先后属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而到了东汉时期,市境及凤台县均属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

  汉末黄巾之乱,天下分三十六方、上百大小渠帅,波及天下八大州郡,淮南亦不能够幸免,然而或许也是地理使然,淮南的位置使得它本身并不受到大贤良师的重视,而且沿江一带、尤其是江东辐射左近范围,本来就属于各路世家根深蒂固的统治区域,黄巾贼乱匪的触角也伸不到这里来,所以最终淮南能够以最平稳的状态,度过这一场汉末年间天下最大的一次动荡,而也因此获得了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发展机会。

  而如今,这里则是如同历史上一般被刘宏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分给了袁术。

  袁术在淮南之后,以寿春为重心,边有下蔡等县拱卫,而自从他从洛阳金蝉脱壳归来之后,更是加大了本地的防范。

  同时也积极在各处寻求同盟,抵御来自于大汉朝廷的巨大威胁,如今则是“小三国”同盟之一,然而这样基础并不牢靠的合作,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向何方。

  “哼,袁绍此人小觑与我,且让他去与那汉室斗上一阵,不管最后谁输谁赢,都必定是两边俱伤,到时候我再出来,若能够力挽狂澜,则我们的势力,在联盟中必然一举压过袁绍和那曹孟德。”看着手中的细作报告,议事大殿之上,大马金刀端坐于上的袁术冷哼了一声,才冷冷道。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