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五十三章 待诏,你会折寿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唐庭开始着手经营西域。

  一、安西四镇的初设及其争议

  当时,西域塔里木盆地绿州诸国,及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地区,均处于西突厥统治之下。

  综合西域的地理特点,唐朝采取了与对付东突厥完全不同的战争策略,在西域打出了步步为营,军、政结合的组合拳。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侯君集领兵攻取高昌古国,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在天山以北形成伊、西、庭防御三角形后,李世民强硬的推行了政治制度改革,以“州、县、乡、里”制颠覆游牧部落的统治。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三千步骑夜袭焉耆国(今新疆焉耆),生擒焉耆王龙突骑支,献俘东都洛阳。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命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郭孝恪,征发铁勒、突厥、吐谷浑、吐蕃等部十余万骑兵,破龟兹大城五座,降小城七百余座,立王弟为龟兹王。

  唐军攻灭龟兹(今新疆库车),西域震动,天山南路诸国纷纷摆脱西突厥控制,归附唐朝,今南疆地区首次置于唐朝控制之下,西突厥势力退守于碎叶川为中心的天山以北地区。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安西四镇”的初设时间出现了争论。

  一部分学者以《旧唐书·西戎传》上的记载,“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为依据,认为唐贞观二十二年灭龟兹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南疆。

  但另一部分学者,则以吐鲁番出土的《唐永徽五年令狐氏墓志》记载,“贞观二十三年九月,安西都护府仍在西州,而不是龟兹”为证据,认为安西四镇初设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

  同时,关于四镇初设时,是龟兹、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还是龟兹、于阗、疏勒、焉耆(今新疆焉耆),也存在争论。

  不管上述那种说法正确,唐朝对南北疆政治制度的设置,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唐朝在南疆并未像北疆一样,推行“州、县、乡、里”制的改革,也没有留驻大量军队驻扎。

  因此,如果说北疆伊、西、庭三州和北庭都护府是“抚镇结合,以镇为主”,那南疆的安西四镇则是以“抚”为主。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