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二十三章 禅语

深谙边事的李晟坚决反对,他上书直言道:“戎狄无信,不如击之”。

  面对李晟的反对,德宗居然产生了猜忌。加之凤翔城下尚结赞的一番表演,更让德宗觉得有必要稀释一下,不听话边将的军权。

  贞元三年(787年)三月,德宗将李晟召回长安,封其为太尉、中书令,变相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

  尚结赞连环计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下面他要开始扳倒,马遂和浑瑊二人了。

  宰相张延赏体察到德宗心意后,开始全力推动唐蕃会盟。这时另一个功勋卓著的边将韩游瑰,也站出来反对。

  他在表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

  心神不宁的李适,见到韩游瑰上奏后,开始有点犹豫。

  这时,尚结赞连环计的第二步开始发动。

  他早就通过细作探知,名将马燧虽然很能打,但却有个致命的性格弱点——爱财!

  于是,尚结赞派论颊热带着重礼去见马燧,请他在朝中斡旋。

  马燧收下礼物后,亲自带着论颊热来到长安,表示对会盟的支持。觐见德宗的论颊热,还抛出了一个味道甜美的馅饼。

  两国会盟后,尚结赞将归还吐蕃占据的盐(陕西定边)、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

  盐、夏二州地处关中西北,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沟通关中和朔方军(治灵州,今甘肃灵武)关键节点,唐蕃两军曾为此反复争夺。(详见拙作帝国嗜血——城盐州!城盐州!、唐蕃二百年国战的终章——盐州之战!

  这次,尚结赞抛出归还二州的“馅饼”,德宗毫不犹豫的就上钩了。

  四月,唐使崔浣出访吐蕃时,尚结赞还不忘表白一番,坚称自己一定会履约盐、夏二州。

  但他提出一个要求,因之前唐朝曾有背弃盟约的案底(详见拙作大唐名臣名将系列(七)——最憋屈的背锅侠,河西节度使崔希逸)。

  这次会盟必须要选择,他能认可的忠信之人,并给出了三个人选——浑瑊(定远城天德军节度)、杜希全(灵州节度使)、李观(泾原节度使)。

  从三人的职务便可看出,全都是边关重镇的军事统帅。尚结赞的心思是,在会盟仪式上,把三人一勺都烩了。

  至于马遂,只要劫盟成功,作为支持会盟的人员,必然会遭受唐庭的责罚。

  好在唐庭也不傻,百余年交战下来,彼此间的不信任早已深入骨髓。

  对于尚结赞的要求,唐庭回复说:“杜希全守灵州,不可出境,李观已改官别处,只能派浑瑊会盟于清水。”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