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十六章 让花成花:实在可惜

以竹精编的小桌上,置着一个深色的竹木茶台。被称茶道六君子的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这六样,一样不缺亦为竹所制。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竹亭中的一切物件儿皆为竹所制。

  这云中君也是一奇人!

  如此爱沉静内敛的竹,却反将自己活成了一棵内心清宁的松。想想也是,他那性子想内敛也是难。

  竹常与松为伴,不畏霜雪。可是文人心中的一泓清流,令人痴,令人远。看那文人大家王子猷、苏轼、郑板桥,哪个不是竹痴?

  王子猷寄人空宅,尚令人种竹。

  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倒是她从未想过,竟能碰上比竹痴更痴之人。相比竹,她更喜松,虽不同却也不必担心与他没有谈资。

  若要谈及竹与松,梅便不可缺席。

  经冬不凋的松与竹,再加上耐寒而开的梅,常被世人称作“岁寒三友”。

  这三位老友关系甚铁,它们年年岁岁都相约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或迎风生长,或静数流年,或暗香浮动,分享着岁寒的清欢。

  世人爱它们,为其写诗,入画,吟诵,只为用那风骨气韵道尽人生种种,种种皆可期。

  良木可栖,大美无言,赋予世人对生活永不失望的能力。

  就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就是通过松柏告诉世人,独立而不惧,年华尚好,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怕什么孤独终老。

  一言道尽了云惠的坚持。

  云中君爱竹,云惠爱松。

  她所制的松针茶,正好派上用场。

  将其煮泡一刻钟左右,方可饮用。

  一人独饮倒也不无聊,这松针茶可煮泡数次,且每次口感都略有不同,云惠乐在其中。

  独乐约一个时辰,云中君撩袍坐在了她的对面。

  云惠亲自给他斟茶:“公子品品看。”

  云中君拂袖端起小盏,先小饮一口,再静静喝完。虽未评论一二,却自己又添了一盏。

  了然一笑,云惠开始解释:“民女原以为此山的冷热相差不大,一百陶筒足矣。可今日考察了几个时辰,发现并非如此。这才向公子提出再制一百。”

  “姑娘是要用那陶筒掌控冷热?”

  “呵呵,公子真是绝顶聪明!”

  “在下只听闻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中记载的雨亭能够隔绝暑气,姑娘这又是何意?”

  “公子所言不错,白居易那草亭东面有瀑布,水悬三尺,可以称作自然降热。他还将竹子剖开,连接后架在空中引山泉水顺竹管流至亭檐,再从上飞泻下来,此为人工降热。”

  “如此说来,陶筒与雨亭何干?用来送水?”

  神秘一笑,云惠摇了摇头。思索片刻才解释:“雨亭虽避暑极佳却未免寒凉,若是将水浇与陶筒之上,风从陶筒内穿过也是相同效果,且清爽宜人没那般寒凉。”

  这法子可是印度的一位建筑工人在干活的时候由于太热,突发奇想为自己建造的一个天然空调,不耗费一度电却能达到空调的效果。

  方法便是先做一个大大的圆形金属框架,然后往里面填放了数百个陶管。再往上面浇水,当陶管吸收了水分后,闷热的空气经过陶管的过滤就变成了凉爽的空气。

  可她要做的却是印度工人的升级版。

  “如此说来,确是一好法子。”

  “还不止如此!”

  “哦?”

  “此院北边有极热的汤池,若是以水车引渡,陶筒相连,再淋于陶筒壁上便可生成热风。如此,不论春夏秋冬皆可保证屋内冷热适宜。”

  “哈哈,妙!实在是妙!那在下明日便再制一百陶筒!”

  “多谢公子,民女...还有一事相问。”

  “但问无妨。”

  “南边那冰窖可还能用?”

  “自然能用,那冰窖可是在下特意修建而成。在这山上挖个冰窖当真不易,也幸好这山南边并无汤池没那般热,否则也成不了事。”

  “想来也是,冰窖建成,运冰上来也非易事。”

  “哈哈,非也!在下只管将冰窖建成罢了,运冰那事儿自然得四爷操办。要不是他那人天生怕热,夏日里来与在下下棋没冰就呆不下去,在下才不会多此一举。”

  说者放达不羁,听者笑逐颜开。别说云惠了,就连亭中伺候的两个丫鬟都眉开眼笑。

  “想笑便笑,左右他也不在。”

  “哈哈,公子就不怕四爷听后找您理论?”

  “何惧之有?当着他面,我亦是如此。”

  云惠朝他竖起大拇指:“厉害!”

  笑闹了一阵子,二人又开始对饮清茶。

  “那民女叫人存放些东西进去。”

  “姑娘尽管使,那冰窖大得很,留出一角来给在下用就成。”

  云惠将另一包未拆的松针茶推至云中君面前:“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民女便不与公子客气了,公子也不许客气。”

  “哈哈,难得遇上一个性情中人,在下自然不与姑娘客气。”

  正事已了,云惠便起身与月半等人去了冰窖,她们要将昨日赵大制成的酒精存放起来。

  如此,独饮之人倒变成了云中君。

  一盏接着一盏,边饮边叹:“此等女子,若深居后院实在可惜,可惜啊...”

  几年前,四爷邀他到此亭下棋赏竹,他一下子便迷上了此处。几番与四爷商讨都不肯将此地转手于他,他便做了回泼皮无赖,赖在这儿不走了。

  自封云中君,请管家一职,一赖便是数年。

  不过四爷着实不亏,数年来将此处从一亭建至如今的竹院可费了他不少心思。

  说来,一切皆是机缘巧合。

  那时他正因为孔尚任供纸而有幸拜读了他的《桃花扇》初稿。

  那《桃花扇》将明王朝的兴亡编写得雅而不失其真,真而不失其俗。其中有一句“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引起了他的共鸣。

  孔尚任以《桃花扇》中的松凤阁作为世外桃源,借指空想中的美好。他便以这竹亭化作世外桃源躲避自家的纷扰。

  收回思绪,他轻笑了一声。

  若让云惠姑娘知晓他是被家里逼婚逼上了这小汤山,怕是要笑掉大牙。

本章关键词:

  1,茶道六君子

  2,岁寒三友

  3,印度工人的天然空调

  4,白居易的雨亭

  5,世外桃源,成语出自《桃花扇》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