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十三章 让花成花:奇臭无比

问六必情为何物?

  稀黄酱、白糖蒜、甜酱甘露。

  六必居与同仁堂,其名同样深涵意旨。

  六必乃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用大白话说便是:用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如实,制作过程必须清洁,火候必须掌握适当,设备必须优良,泉水必须纯香。

  还有一条更独特的规矩!

  还要从晋商说起…

  在晋商字号中,“不用三爷”是一条铁打的规矩。六必居便是最典型的晋商,这也是它能兴盛多年的关键之一。

  “三爷不用”,即是指少爷、姑爷、舅爷,不得参与商号的管理工作。

  私企大多靠亲属起家,凭借关系紧密,团结一致,短期内便创业有成。然而,企业稍具规模后便会显露弊端:上层都是大爷当家,外招的人才没有晋升空间,自然难以发挥作用,企业就成了一滩死水。

  名副其实的成也家族,败也家族。

  “不用三爷”又有什么门翘?

  四个字:利不容情。

  大清的官场上也流行一句谚语:“莫用三爷,废职亡家。”

  二者异曲同工,皆是看破之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自家的亲人若是好管,便不会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说了。

  血浓于水,人性如此。一旦事情的处理结果与血缘关系相左,人类容易屈从于情感的本性便会占上分。

  因此,人们常常说要理智。

  意思就是要让决策独立于情感。

  晋商便是看清了情感对利益的影响,于是干脆明言规定,让这种问题连萌芽的机会都没有。

  思及此,云惠看向亢掌柜的眼神更加倾佩。

  “亢掌柜,那我便先替家弟定下白糖蒜百坛如何?”

  “这……姑娘当真独具慧眼!可不是鄙人拿大不应您,是这白糖蒜年年都有定额,鄙人需回去查看一番才能回复姑娘。”

  “亢掌柜且宽心,民女静候佳音便是。”

  “云惠姑娘有所不知,他家那小小的白糖蒜可来之不易。”

  “赵大所言不错,腌制这白糖蒜要在夏至前三天将精选的白皮六瓣蒜带泥采收进铺,再经过剥、泡、晒、熬汤、装坛等多道工序。制出的白糖蒜才能光泽脆嫩,甜辣相宜。”

  “听说那蒜,每头重一两二三,七八头便为一斤?”

  “哟,姑娘打听得真仔细。这白皮六瓣的蒜可讲究着呢,就长辛店的李家和赵辛店的范家种得才合用。是以,所出有限啊…”

  云惠点头笑笑,表示无碍。

  赵大也帮着解释:“亢掌柜也实属不易,那酱菜有好几样都被宫里御定了去,自然能卖的便少了许多。白糖蒜我可屯了不少,实在不够我让你几十坛!”

  “民女多谢亢掌柜,多谢赵大哥。”

  “这大酱瓜、八宝菜、甘露(螺丝菜)、甜酱黑菜、十香菜、白糖蒜、稀黄酱、铺淋酱都是宫里钦定的御用小菜。除此之外,鄙人保管够姑娘用的。”

  “原来如此,那民女便放宽心了。白糖蒜有几坛算几坛,我也学赵大哥自个儿藏着吃。劳烦亢掌柜再帮民女瞧瞧甜酱黄瓜、甜酱姜芽有多少存量。若在四百坛之内,民女想全部买断。”

  “成!这黄瓜和姜芽色泽鲜亮,脆嫩清香,更适于配荤菜食用。”

  “哈哈,亢掌柜今儿可见识了罢!”

  “哈哈,见识了见识了!你那一句女中豪杰,诚不欺我!”

  “呵呵,赵大哥给民女戴的高帽子还拆不下来了……不知二位可与王致和掌柜熟识?”

  “呀!”赵大瞪着大眼问:“你不会还要买他那臭豆腐罢?”

  “呃...有何不可?”

  赵大一听啪地拍桌起身:“那臭豆腐可是出了名的奇臭无比!就我家老二好那口,上回在后厨偷吃传的整个酒馆都臭烘烘,客人连酒的滋味都品不出了。”

  “哈哈,赵二哥真是同道中人。”

  “......”赵大已无言以对...

  亢掌柜轻咳一声化解尴尬:“鄙人也好那口。”

  “......”赵大默默坐下。

  亢掌柜毫不留情的冲着赵大笑:“哈哈~~你家赵三可也爱吃的很!”

  “......”

  瞧赵大那痴傻的样子,云惠三人很是厚道的捂着嘴偷偷低笑。

  这王致和臭豆腐说来也是一段传奇。

  康熙八年时,安徽人王致和还是个举子,赶考不顺也罢了,身上的银两还所剩无几,回家又千里迢迢甚是折腾,可以说是左右为难。

  难得他有一颗坚持再考的决心!

  进退维谷之际,他决定操起父亲的旧业做豆腐维持生计。他一边用那低价买来的二手手推小拐磨卖豆腐挣钱,一边刻苦攻读,以求下科能够登榜高中。

  可王致和还是太单纯…

  科考不易,做豆腐就简单了?

  手艺是有,可经验尚浅。还偏偏在豆腐不易存放的盛夏做了许多,一时又无法脱手,真是令他觉着喝凉水都塞牙缝...

  但他还有一颗坚持的决心!

  于是他惦记上了老家的腐乳,虽没做过摸不着门道,却坚持赶鸭子上架操作了一番。

  后来王致和忙着读书,时间久了就把腐乳的事给忘了。待他想起之时,腐乳已奇臭无比令人作呕。扔了吧,心疼舍不得,只好以身试臭尝了一点点...

  这一尝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奇丑无比的腐乳在细品之下竟蕴藏着一种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奇特滋味,虽称不上美味佳肴,却别有风味。

  明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

  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

  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

  素醇饶回味,黑臭蕴芬芳。

  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

  既能饫饕餮,更可佐酒浆。

  餐馔若有你,宴饮亦无双。

  省钱得实惠,赏心乐未央。

  不愧是出自举人的推销广告,这臭豆腐细、腻、松、软、香五大卖点,一经面世便因它美味价廉,甚是开胃而打开了销路。

  臭豆腐生意红火,科考却屡试不中。

  王致和便放弃了科举梦,专心经营起臭豆腐来,励志成为陶朱公那样的商人。

  康熙十七年,他便于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以经营臭豆腐为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

  时至云惠穿越前,“王致和”亦是地地道道的“中华老字号”。

  ————————

  至读者朋友们:

  自2020年11月1日在雍和宫祈愿开书至今,不知不觉两个多月了,29号就要上架了。为保书质,坚持不断,日更2章4500+。

  本就萌新,更会忐忑,会不安,会很在乎新书受不受大家的喜欢。

  写书的初衷是想在自己学历史的同时能够发挥余热,也想将自己内心对四爷的憧憬诠释出来,他不仅是一个帝王还有很多可爱的一面,他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他爱找乐子,爱养狗,喜欢黑白搭配,喜欢极简风格,他书法清朝帝王第一…

  他就是多才多艺的汉子~

  一个人的了解有限,若朋友们也有料,欢迎留言,一起进步!

  在此感谢陪伴本书走到这里的朋友们,期盼你们的订阅支持。

  想说的祝福很多,又担心啰嗦,选最想祝福的一句:祝你万福金安(ღ˘⌣˘ღ)。

  ……

  为君难,雍正也憧憬理想的爱情;

  上一世,白月光就死在他的怀里;

  这一世,白月光偏偏要做朱砂痣;

  朱砂痣又A又拽死活不肯嫁给他…

  失去的白月光,得不到的朱砂痣…

  四爷立下flag:你若嫁,爷必娶!

  且看四爷如何为了挚爱袖手天下~

  且看缠绕在他们之间两世的阴谋~

  且看四爷是何种多才多艺的汉子~

  且看朱砂痣如何在大清开膛破肚~

  本书慢热,适合慢节奏品尝。

  愿以我余力,为你发光。

本章关键词:

  1,晋商“不用三爷”

  2,王致和臭豆腐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