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428章 感兴趣

在等待吴三桂入京的这几天,朱聿鐭不仅一次对于后勤供给能力,感到极为的头疼。

  江南的粮草到达京城,已经不再如同崇祯朝时一般,运河之中都能漂没个两成以上,而是数量保持在九五成以上。

  但是头疼的是,从京城向山西、陕西以及更加遥远的甘肃转运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路途遥远,更是损耗极其惊人。

  到达近在咫尺的山西,路上就要损耗超过两成,到达陕西的粮草,更是会少近五成,至于甘肃之地,十成能到一两成就已经是极为顺利的一趟买卖了。

  看着这些签收回来的奏章,朱聿鐭在牙疼之余,更是明白了为何大明在如日中天的永乐朝时,就开始收缩兵力,放弃遥远的新疆地盘,甚至连河套之地,也开始陆续放弃,几乎将势力彻底退回了玉门关内,这完全就是后勤直接将国家拖跨的节奏啊!

  天山南北、河套之地虽然都是产粮地,如果开发的好,基本上大部分粮草都可以就地筹集齐备,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便是坐镇这些地方的,必须是名将,能够稳守地方,不被游牧民族祸害。

  没有名将坐镇,无论你种多少庄稼,你驻扎多少兵力,都会被游牧民族给祸害的不成样子,所有种出来的东西,全部都只能白白便宜了别人。

  而朱元璋时代,因为太子早夭,再加上淮西诸将嚣张跋扈,为了稳固皇权,朱元璋在晚年时候大肆清洗了一批骄兵悍将,以至于明军中能打仗的高级将领,几乎被一扫而空。

  毕竟越是有能耐的,越是擅长进攻和打硬仗的勋贵,就越是飞扬跋扈之辈,为了让自己的嫡孙不被反噬,这些人被收拾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却造就了一个极大的问题,那便是能独当一面的基本不剩下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擅守或者能力不是太强,上了战场就只知道猛冲猛打的猛将,帅才是一个也无了。

  这种局面,虽然让朱棣靖难过程变得轻松许多,但也让朱棣成功坐上那把椅子后,同样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

  鞑靼叛明,斩明使,朱棣大怒派兵征讨,更是直接点了在朱棣麾下听命之时,往往可以摧锋执锋,横扫千军,良将邱福的名字,显然在其心中,邱福的军事能力绝对是他麾下让他比较认可的。

  这邱福也并不是庸人,在朱棣麾下也算的上是方面之才,在白河沟、夹河、沧州等地的战斗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靖难之后更是被封为淇国公,而这样的公爵,靖难成功之后,朱棣一共也只封了五位而已,由此可见此人军事能力,绝对算是永乐朝之时,顶尖的几人之一。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