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零三章 桃花得气美人中

正如一年前多铎大军逼近南京时的模样,这时的南京城也是一片萧瑟。秦淮河边水声寂寂,鹤鸣楼上板荡潇潇。街上无行人,店家空添灯。

  谁都知道,大明要杀回来了。不仅满城的“真满洲”恐慌,剃了发的汉人百姓也心有戚戚然。剃发易服,便是归顺。此处归顺,彼处便是叛逆。

  不过,就在这一天的大清早。百姓们打开窗户惊讶地发现,似雪片一般地白纸从空中纷然而落,清风一吹,纸片就飞入了屋子里来。

  “留发者为顺民,剃发者为难民。”纸片上就写着这十二个字。百姓们一时心情激动,便互相转告。只一日之间,“留发者为顺民,剃发者为难民”这句话便在南京的市井之间传开了。

  柳如是正坐在书房中,面前烤火的炉子暖意熏熏。

  她柳眉微皱,将手里握着的一张张纸丢进火炉中。火苗上窜,迅速将纸张吞噬。

  这些是她和陈子龙的书信往来,也有郑森的密信和李定国送来的蜡丸。这些密信看上去错乱复杂,其实内容大致相同,总结起来就是里应外合,以最小的代价夺回旧都。

  柳如是读过之后一一写了回信,让钱谦益代自己发出。而她自己则要将这些证据销毁。

  她一张一张地烧着,手上握着的信件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的一张,她几乎就要投进火炉时却犹豫了。

  她将这张纸捧起来,目光中满是爱怜和疼惜。在这张雪白地薄纸上写着几行蝇头小楷,看上去极为工整。看得仔细,才发现是一首诗。这诗叫做《寒食》,如此写道:

  愁见鸳鸯满碧池,又将幽恨度芳时。

  去年杨柳滹沱上,此日东风正别离。

  这首诗定出自陈子龙之手。但他似乎却无意让柳如是看到。因为这张纸不过是用来包信札用的。若不是柳如是心细如发,或许也发现不了。想必是陈子龙在情急之下,误将自己写好的诗用来包信了。

  柳如是似出神一般地念着:“愁见鸳鸯满碧池,愁见鸳鸯满碧池……”

  这句神来之笔让她彷徨心酸。陈子龙为何见了满池的鸳鸯就会发愁?那是因为,他望见了鸳鸯的如胶似漆,就会想到自己和柳如是的分离。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眼下抗清形势大好的时候,柳如是却因这样一首诗陷入了对往事的追索当中。

  于是,她暗叹一声,缓缓站起身来,踱步来到桌前,也提起笔来,饱蘸浓墨,在宣纸上刷刷点点地写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首诗便形成了。只见这诗写道: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汀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