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377章 改造西域

p

  随着龟兹投降、疏勒灭亡,单单剩下一个于阗自是独木难支,在王买德、沮渠男成两面夹击下猝然崩溃。

  大战之后,河西军对西域各国王室进行了残酷清洗。

  大量王族男子被有计划杀掉,单单留下少数贵族及普通百姓。

  至此,葱岭以东、天山南北广大领土尽归河西所属。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何保持西域稳定,做到长治久安才是最大难题。

  西域的地理环境很特殊,气候干燥,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环境十分恶劣。

  只有在一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地下河水涌出地面,才会形成了一片片绿洲。

  几乎所有西域人,全生活在绿洲当中。

  绿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农耕、游牧两大文明都不相同。

  而绿洲的特别之处在于,在这一小块土地上,水量的差别可以很大。

  水源附近含水量很高,土地可以种成良田。

  离水源越远,土地越干旱,偏远到一定程度只能长牧草。

  而再偏远的地方,则只剩下了沙漠。

  为了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资源,人们自然会选择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种田,在比较干旱的地方放牧。

  所以绿洲文明的生产方式是农、牧结合,又因为绿洲面积有限,导致域畜牧并非像游牧民族那样逐水放牧,只能局限在绿洲内部。

  绿洲文明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绿洲和绿洲之间距离非常遥远。

  相对于整个西域的沙漠和戈壁来说,绿洲所占的面积比例非常小。

  绿洲和绿洲之间的距离很远,常常达到数百里地。

  中间都是荒漠和戈壁,环境恶劣,往来行走十分危险。

  换句话说,绿洲之间的交通成本极高。

  所以大部分绿洲都采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和其他绿洲的交流很少。

  因为绿洲面积有限,导致能够产出的粮食很有限,能供养的军队也很少。

  甚至集全西域之力,也无法提供足够补给,让一定数量军队穿过广阔的沙漠和戈壁,往来于整个西域之间。

  而这恰恰是历史上西域分裂成数十个小国,却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根本原因。

  当中原帝国试图控制西域的时候,也将面临了同样问题。

  和中原帝国不能长期占领草原的理由一样,绿洲出产的粮食有限,中原帝国同样不可能在西域长期驻扎大量军队。

  即便强行占领每一处绿洲,由于绿洲之间交通不便,最终驻军也会自立成为新的小国。

  因此,历史上凡经营西域者,多是采用用邦交手段笼络,甚少直接占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