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上梁说福话

重建祠堂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一路上到新房主持上梁大事儿,唐里正都笑魇如花,心情好的不得了。

  唐米优跟在众人身后,和李氏说着话。

  农村人新房上梁图个喜庆开席面,所以家家户户都高兴,因为上梁不是乔迁之喜,不用给份子钱,还能大吃一顿,所以家家户户不管是有仇的没仇的,这一天都是兴高采烈的跟着唐家众人在新房外面候着。

  新房的大框架建好了,只等上梁以后遮盖瓦片,在等新房透风个几天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小河村像唐海一家新房建的五六亩地这么大的人家,方圆几十里地都难得一见,就算是镇上的地主员外,家里的布局占地也不过两三亩的样子,所以唐家的新房在整个安平县都是屈指可数的大,广!

  自然小河村的村民都新奇不已,一个个的先后进去参观布局,即便不是自己家的房子,也止不住他们的欢喜之意。

  张氏请了要好的几个朋友,比如徐氏,唐米优帮忙过的许大妹也带着女儿儿子过来帮忙,打打下手。唐米优也是回来才知道,吴茵自愿卖身到自己家做了家奴,偿还自己帮忙还她娘亲清白的情分。

  对于吴茵唐米优也是很喜欢的,这个姑娘有自己的个性,即便被退婚,也没有一丁点儿要死要活,沉默消极的样子,反而努力生活,敢作敢当。

  以至于后来名扬大周的唐米优身边一等大丫鬟,几乎上是人都得给三分薄面的场景,让吴茵无比庆幸,当初跟着唐米优真的是一生以来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话归正题,张氏难得大日子大方,光是猪肉就买了足足半扇,特色的卤味猪大肠猪内脏,猪头猪脚又是好几两银子的材料,别提瓜果小菜买了一大筐了!

  老太太张氏刀工那是相当的不错,年轻的时候靠着一手刀工,在小河村也是扛把子的席面婆子,冯管那家有个什么事儿,若说找人切菜,绝对非李氏莫属,所以即便现在年纪在这,好久也没做过这些活计,依旧在菜板上,忙的个火热朝天。

  曲氏没人请她,但是依旧自发的来帮忙了,曲氏做饭并没有其他妇人厉害,所以洗菜洗碗的活计全然由她接手了。

  曲氏细致活计做不来,这种活计却麻利的很,厨房很忙,硬是让她有条有理的忙了过来,一点儿也不慌乱。

  吴茵年纪虽小,但是炒菜却是一把好手,和徐氏有的一拼,所以吴茵和徐氏就执掌着锅勺。

  唐米优自觉自己是个会吃会做的,但是厨房活计也就只是会,知道做法,正儿八经让她来做,却是做不到多美味的,所以也就站在一旁出出主意,若是那个地方忙不过来,就搭一把手。

  柳絮跟着唐米优回来后,和唐成雨水草两个丫头挤了一晚,因为是习武之人力气大,便陪着张氏揉了几十斤的面团发着,唐米优说天气太热,可以做凉面来吃,又没有醋这东西,唐米优又让唐海回了老宅子搬来了酸水坛子。

  七个人足足忙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准备出了一桌席面,分工合作精准明确。

  唐家安排了三十七张桌子,桌子都是乡邻东拼西凑搬过来的,整个小河村,看的上眼的桌子也就这么多,陆陆续续的妇人们就开始上菜了,三十七桌,每桌坐十一二个人,都是八菜一汤,八菜是三荤三素一卤味,一凉面,汤就是排骨萝卜汤,每桌都是满满的一大盘。

  上梁饭都是要先上梁后吃饭,所以饭菜端上桌,也没有谁坐到席面上,而且所有人都一拥而上的去了新房大门口,等着吉时上梁。

  午时正,上梁就开始了,拜了土地爷后,又拜财神,拜了财神又拜其他各路神仙,房子的正中间放着一口八仙桌,桌上是两个卤味猪头,然后就是各种小菜一小蝶,八仙桌最前面是一个香炉,唐海作为主家人,当家做主自然领头祭拜。

  上完香撤了八仙桌,就开始上梁了。

  在古代,上梁如同人之加冠,梁上上去,就必须正而稳,古人都相信上梁是与神明最好的沟通,所以梁上上去之后,会有人在上面向下撒七彩糖饼,寓意神明厚罩。

  梁上的两端挂着红色布昂,正梁中间挂上装有红枣、花生、米、麦、万年青等的红布袋,寓意“福、禄、寿、喜,万古长青”,随着上梁完成,唐里正站在大门前面,中气十足的吆喝了一声,“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上梁大吉!”

  到此,上梁还没有完成所有仪式,当然也到了最后关头,那就是说吉祥话和贴对联了。

  上梁对联是两块藏青色的布,用白色布条贴出来的对联,挂在新房的两边,写着:左有青龙送财宝,右有白虎进田庄。

  横批:上梁大吉。

  挂了对联,就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送吉祥话了,唐里正作为最为德高望重的,自然是第一个开始。

  “良时吉日宅兴旺,万贯财宝进家堂。”

  随后陆陆续续的老人,跟唱歌对唱似的,一个个接口。

  “良时上梁人丁旺,儿孙富贵大吉昌。”

  “左有青龙送财宝,右有白虎进田庄。”

  “禄到厝前人富贵,马到厝后旺儿孙。”

  “一进人丁千万口,二进寿命好延长,三进主家发大财,四进主家乡福禄,五进主家万年兴。进乎!进乎!大进大富大贵。”最后说话的就是曲氏的公公了,老人家没有什么文化,不过一番祝福如同顺口溜似的,说的直白又顺口,惹得众人都大笑不已。

  上梁仪式结束了,小河村的村民陆陆续续的就开始了他们的吃席面。

  男人们坐了二十来桌,工人们坐了十来桌,三十几桌压根儿就不够坐的,唐米优看着,对着唐里正就是一阵耳语,“祖爷爷,要不然干脆咱就开流水席吧,不然这怕是都不够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