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官旧址

上官一直都是禹州的名门望族。

  不过上官家的人一直都很低调,再加上历代上官家族的家长都比较会来事,比较会做人,做事情也不拔尖。所以只有在禹州生活了很久的本地人知道上官家是一个很有底蕴的家族,外地人很少知道禹州还有这样的一个大家族。

  禹州以前不是这样的。

  禹州二十年前十分的富饶,那经济水平都快赶上江南了。原因就是禹州的土地十分的肥沃高产,普通的一亩水田,不需要怎么伺弄就能达到其他地区精心伺弄田地的产量,要是精心伺弄,那个产量甚至比江南最好的田地都要多出一成的收成来。而且那么多年,禹州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天灾,以前前朝还在的时候,经常什么隔壁哪个州大旱了,又是隔壁的哪个州洪涝灾害了,但是每次禹州都能够避开,而且每次朝廷的救济粮也出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出自禹州。

  所以禹州这个地方也是很太平的,因为基本上禹州的百姓都能够吃饱穿暖。在古代的大环境影响下,其实百姓只要吃饱穿暖了就满足了。战乱基本都是因为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生存受到了影响,生命受到了威胁,才会想着反抗,要是能够吃饱穿暖的,谁会想做那些不要命的事情?

  所以禹州当官也是一个肥差,去了啥都不用干,直接混业绩就可以了。

  当年的禹州因为生产力足够,渐渐的也发展出了一些娱乐业。一条街下去不是酒楼茶楼就是青楼赌坊,小吃也多的很,路上的乞丐也很少。就算是乞丐日子也好过,好几个大家族在这里,没事就喜欢施施粥衣物什么的。有些乞丐靠着大家族的施舍,过的都比丁家村的村民还要好。丁家村的村民一年里也吃不上几回肉,可这禹州的大家族每个月里布施总会有几次还有肉的。

  禹州的大家族太多了,所以上官家族根本就不显眼。但是长久居住的本地人都知道,虽然上官家不显眼,不冒尖,但是却可以算得上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老家族了,而且风评也是极好的。

  不过可惜,二十年前,朝廷更替,上官家明明只是地方的大户,却卷入了皇位斗争里去,没有站对队伍,新皇登基的时候,上官家族整整两百多口人,全都被收押,男的斩首,小孩和妇人发配边疆。

  但是听说啊,这姓上官的,全都是烈性子。上官家的男人全都死绝了,那些女人带着孩子也不想苟活,一起自杀了,这200多口的大家族竟是死绝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