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四十章 军器监大改造

李忱没有打算大规模普及火枪。一方面是隧发枪,其射程和速度,没有比唐军用的强弩高多少。火枪要超过弩箭,还要等到米尼弹,也就是膛线枪出现以后。如今大唐其时也有能力制造去拉膛线,可是子弹怎么办?契合膛线枪得子弹,那可是代表了一种极高得精确度了。这点大唐可远远没办法了。

  而大唐,如今研究出连弩以后,连弩甚至比燧发枪还要强。更远的距离,更快得射速,样样都比燧发枪要强,还没有下雨就不容易击发得问题。燧发枪最大得优点是,培养一个火枪手,可比培养弓箭手容易多了。

  可是唐代,能射箭的人还真不少。各地招兵得标准,就是射箭能中靶。能中靶基本上就有一定射箭基础了。依这个标准,士兵居然还不算太难招募,就知道唐代弓箭得普及。而这样得士兵,训练起来其实没想像中那么难。更何况,李忱打算走精兵路线。

  每一个士兵,从入伍都老死,他都要管。基本上,这也是一个现代国家招兵得基准。不管做的好、坏,至少退役士兵得安置,都有人管。

  李忱也打算这么做。要扭转唐代,藩镇割据得局面,要从基本下手。不光是制度。制度好解决,宋朝重文轻武的局面,就是解决办法。他有这么作,嗯,尝试想要这么做。

  他打算启用了一些儒臣,担任地方节度使一职。儒臣,一般来说比较会支持皇帝,不像武人那般桀骜不驯。

  可是这不是办法,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恶果,他可不想品尝。而且究其根源,要从基础上抓住士兵的心。不然你派谁去,恶习不改,都容易发生逐帅得事件。

  要让士兵知道,是谁在养他们,他们端得是谁得饭碗。他要从根基上,提升士兵待遇,要提升待遇,不光是提高薪饷,更重要得是他们退役以后的问题。让士兵有个盼头。

  一昧的提高薪饷?他可不想像罗马帝国皇帝那样,因为付不出薪水,结果头颅被那群高薪养大了胃口得士兵,挑着去卖,谁给钱,就让谁当皇帝。这真是插标卖首了。

  更别提,他对一些士兵还有很多想法,要教育好他们。所以,精兵是有必要得。没必要扩编。

  可是看到这个手持火炮得威力,他又有点纠结,该怎么办?这威力真是没话说,有效杀伤距离,甚至可以比拟弩箭得最大距离。最远射程,甚至可以达到数百丈。而在百丈之内,皆能破甲。

  只是,这重量…难怪叫手持火炮了。这弹孔得孔径,就不是一般小枪比得上得。而且准确度也不佳。要大规模列装吗?李忱纠结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