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一十章 党项人改制

李忱做了什么事呢?其实之前说过的,改土归流。李忱不再把几个边镇,让那些游牧民族自治。

  以往大唐管理异民族政策,就是划定一个地方,你给我在这里活动。然后选择头人,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李忱一改以往得方式。

  李忱尝试收编这些党项人。头人,还是有。不过治理上,派遣县官治理。所有人,都要登记户籍,依照大唐地方管理制度,划分行政区域。

  依照<<唐会要>>得记载,大唐基层组织有五级,邻、保、村(坊)、里、乡。四家唯一邻,置一邻长。五邻为保,置保长。五保为里,有里正。里正是一个基层政权管理者。责任很多,有查核户口、征派赋税、劳役,维护治安,和监督农业生产等职责。

  在里、保之间,有设村,村正一人。五百户以上置坊,有坊正。五里是一乡,有耄老或称父老一人,负责教化。

  为什么,唐代可以在安史之后,还没有完全失去基层组织力,至少还能征收税收。为什么明代到了后期,会发生严重得贫富不均,九成财富,掌握在一成人手上。可是他们一点都不担负赋税,然后沉重得赋税,都押在那九成人身上,朝廷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为什么明代商税,半点征收不到。那些商人,动辄罢市,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基本上,差别就在于,朱重八很好心,很天真得认为,皇权不下乡,不想让官吏扰民。结果,地方上完全被那些士人掌握。他们不纳税,你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事实上,唐代士绅也有一些免税权,宋代也有。可是就是因为基层权利掌握得牢,情况才没有失控。比较起来,刘邦真的是一个雄武大帝,自己不懂,没有胡乱瞎指挥,不像某人一样,自以为了不起。结果坑苦了后代子孙。

  李忱把这些党项人,完全拆散。党项人也分了好几个部落,李忱把他们完全打散。一个是混合,不同地方的部落,互相混合。其次,迁移,不让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居住,移住全新的地方。他们还必须与汉人混居。本来部份要迁移到陇西得叛乱军属,被迁居到这一带与党项人混居。

  甲、乙、丙三处,乙丙以及汉人混居,住在甲地。其余依此类推。然后,还要设官管理。以前党项人得部落、头人什么,还有。只是,他们也不能管什么了,自己的族人被分开,他变成要管理一些汉人、一些他部落得党项人。

  这还不打紧,他们了不起就是担任村正、坊正,所有里长都是汉人指派。还有县令,也是汉人。不过,李忱给了他们一些权利。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