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七章 三才圣治

当当当。

  有人敲门。

  “门没从里面锁。”他有几分起床气。

  时嵬推开门,叫一声,“我回来了,师兄。”

  “我带了马蹄糕,你要吃吗?”

  “甜甜腻腻的,别让我看见。”元幕嫌弃不已。

  “那好吧,你今天晚膳都没有吃饭?”时嵬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来,这一身也就是初次见授课博士才穿,今天一众新生员只听了半个时辰的训诫就被博士驱散了,说是让他们准备私试去,过不了的立即赶出去,四门学可真不是个混日子的地方。

  她摘下幅巾,脑后都汗湿透了。

  头发黏黏糊糊粘在一起,她忍住想要洗澡的冲动,这个时候洗澡的人正多。

  “师兄,你都不饿吗?”

  “嗯。”他昏昏沉沉又想睡了。

  “师兄,你吃过肉碎枇杷紫菜汤吗?”

  “没听说过。”真是个诡异的菜名。

  “我祖母会做肉碎枇杷紫菜汤,把水烧开,然后把腌渍的枇杷放入其中煎熬,再加水烧开,接着放猪肉碎,再加水烧开,最后把紫菜放进去,香气扑鼻。”

  “味道肯定很奇怪。”他说着这话,却情不自禁咽了口水。

  “美味得不得了,又鲜又甜,我们家在离耳郡靠海的地方,紫菜可多了,我祖母做这道汤用的是最好的紫菜。我小时候喝风就咳,母亲和祖母常年给我找食方止咳化痰,每次我一喝这道……”

  她不停地说,元幕转了身子想要堵住耳朵,肚子却先不争气地叫了。

  “哈哈哈哈哈……师兄饿了……”她忍不住笑。

  “我给师兄带了红糖包子。”她从袖袋中拿出,还是温热的。

  “我不吃甜的。”元幕嘴硬。

  “很好吃的。”

  “不拿走我就把它丢开了。”

  “你尝一口再丢。”

  “我不。”

  “那我吃了。”

  他转过身瞪着她。

  时嵬见他转过来,飞快地掐下一块填进他嘴里,“是不是很好吃?”

  他正要吐出来。

  时嵬连忙捂住他的嘴,“不要吐,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她忽然靠近他,元幕嗅到一种小孩子身上的奶香气,可又不是纯粹的那种味道,似乎夹杂一些草木兰花的清香,他说不上来这种味道带给他的感觉。

  “给我,吃了你就没有这么多话了吧。”他从她手里拿过糖包,几口吃干净了。

  “喝点儿茶。”时嵬怕他噎着又给他倒了杯水。

  “师兄为什么不去吃饭?”

  “我嫌累。”

  “那你都不饿?”

  “不饿。”

  “可是你刚才肚子叫了。”时嵬无情拆穿他。

  “要你管。”

  “哦。”

  停了一会儿,他问道,“怎么样了?”

  “什么?”

  “私试准备。”

  “应该可以通过。”

  “去年《孝经》考了三才和圣治。”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知道,美人师兄告诉我了。”

  元幕冷笑一声,“他,告诉你了?”

  “是啊,美人师兄,人还挺好的。”

  “他人好?哈哈哈哈哈……”

  元幕笑得肚子疼。

  时嵬觉得他对赵青棋有某种误解,看他笑得这样开怀,她也不便做解释。

  “我看书了。”时嵬说。

  “把书拿过来。”他停住了笑伸手道。

  “怎么了?”

  “我来给你提几个墨义。”

  “美人师兄说他考试是靠作弊和运气,说你考试是靠睡梦中的神示,我觉得还是我自己看吧。”

  “把书拿过来,这么多废话。”

  “哦。”

  他翻了几页合上,“这一句,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我知道,谏诤篇,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元幕把书卷成一卷,照着她的额头就是一下,“我让你分析,谁让你背书?”

  时嵬揉揉额头,“是说,如果父母有不道义的行为、不正确的观念,我们要尽力劝谏,一味盲从父母的号令,这并不是真正的孝。”

  “若是谏言被父亲所不从,子女因触怒父颜挨打,又当如何?”

  “不应怨恨,应婉言再次劝谏,直到父亲接受。”

  “回答得太少,到时候别忘了引经据典。”

  “举例曾子受杖可以吗?”

  “差不多,到时候举一反三,把这例子还可以用到劝谏君王的题目上。”

  “记住了。”

  “《孝经》经常把忠和孝同天理联系在一起,你注意写这些。”

  “好,我一定多写一点。”

  “开宗明义,几乎每一年都考。”

  “每一年?”她慌了,以为第一章会直接跳过去不提。

  “包直讲,不走寻常路,五刑出的题目少,他可能今年就着重这块儿。用刑罚以纠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上一次他的课,曾经口头提问学生具体解释,这一次出题,也许会出,谁知道呢。”

  时嵬点头说,“我都记下来了。”

  看她收拾东西,似要外出,“你干什么去?”

  “熬夜学习。”

  “随你,我困了,先睡了。”

  等时嵬走了,他睁着眼睛睡不着,突然,听见门口时嵬说话。

  季斐裕回来了。

  他听见时嵬迎上去甜甜地叫“斋长”。

  他拿了白日里国子学课堂上研讨的题目,问时嵬道,“天色已晚,你去何处?”

  “我要通宵学习。”

  “通宵?”

  “对,斋长不要阻止我,我是不会改变心意的。”说完兴致勃勃地跑走了。

  季斐裕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又跑回来了。

  “怎么了?”

  “这个给你。”她把身上的马蹄糕塞给他。

  “晚膳时候分发了三块,我想你可能着急赶回来免得四门学下钥,还没吃晚膳。”

  “谢谢。”他是吃过回来的,仍旧接下了她的马蹄糕,知她应该很宝贝,舍不得吃,要是他不收下,她一定觉得委屈。

  “你没有别的什么想问我的吗?”季斐裕说。

  从前他管理太学的斋舍,同屋的舍生考试前总是问上问下,恨不得跪下来求着他让他帮忙代考。

  “没有。”时嵬果断摇头,“我要去看书了,回头再说闲话,明未闻还没有回来,我也要加把力了。”

  “嗯,要是回来,就给你留门,动作轻一些。”

  “我不回来……那好吧,给我留门。”

  也只有公试和私试前的这几天晚间可在四门学内晃悠,还不受管制。

  季伏微入了房中,除去头上的漆纱笼冠,走到门口同外面的斋仆要了一盆清水。

  “北斋长,需要一些花露润手否?”斋仆恭敬地问,双手捧着一盆水。

  “无需,多谢。”

  “嘁——”听见那句多谢,床上的被子里,元幕发出一声嘲笑,虚伪得让人厌烦,和仆人竟也要装腔作势。

  等到季伏微换了一身便衣,把宽衫规整叠起,身后那人又说,“你下个月要去白虎观辩儒?”

  “你如何知道?”

  “啊!季伏微真是了不得,博士和名儒才能入白虎观辩论,祭酒竟然带上毫无官阶的你。”

  他没有被激怒,淡淡道,“我就当做这是夸赞收下了。”

  “没脸没皮……”元幕低声私言。

  “这次入学私试,你们国子学上舍生也参与了部分出题不是吗?”

  季伏微已经料到他接下的话,回答说,“那又如何?”

  “你没有和醋醋说?”

  他考虑片刻,“没有,我不会泄题,违规乱纪的事情,我不会去做。”

  “司空大人真是教出个好儿子。”他啧啧几声。

  “是你,你会告诉他吗?”

  元幕一时被反问,僵了片刻还是回答,“不会。”

  两人都不约而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