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三章 这怎么农家乐

薛悔离只是回了自己房间而已,并没有去打扰宋格格。

  薛悔离可以游刃有余的面对一切场合的应酬。但他却不喜欢热闹,张扬和高调多是迫不得已。

  蒋知语他们三个闹成一锅粥的氛围虽然没有让薛悔离感到像应酬似的不舒服,但他还是不适应。

  刚到贵德县的时候,宋格格就已经毫无保留的把那三十多页的古账本印页全交给了薛悔离。只说了一句,“其实上面也没写什么有用的,你拿去当睡前故事吧。”

  薛悔离当时就问她,“现在给我,你不怕我转头就把你扔这儿?”

  宋格格很坦然的说,“不会的,我信你呀~”

  人心险恶,薛悔离从小就知道,更知道“信任”这东西有多奢侈的。

  宋格格虽然年轻,但也是摸爬滚打过的。

  薛悔离不明白,为什么宋格格还能这么坦然且无所畏惧的就去“信任”一个人,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自己。

  恐怕是还没有吃过被骗的大亏…

  **

  现在,他们能掌握的所有线索都在这儿了。

  玉佩、地图、古账本、一部分完整的史料——这个史料写的是一个传说。

  大概的故事就是在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为应侯,后建“应国”,封地在今河南平顶山附近。姬达因此改名为“应叔”,应氏自此诞世。图腾为鹰。

  应国第五代国君应武公之子姬读为嫡长,为人儒雅谦恭,满腹经纶,本是下一代国君的不二人选。但是他的弟弟姬道野心勃勃,无视宗法礼教,企图杀姬读取而代之。

  刺杀之夜,姬道派来的刺客险些得逞,然此时天降异象,天空中突然飞来许多的大雁。一只大雁飞冲而下替姬读挡住了致命一剑。

  大雁鸣叫着飞来攻击刺客,姬读得以逃脱。

  但姬道拥死侍数百,并没有放弃追杀,姬读只能一直向西逃窜。最终被姬道的死侍围堵于秦地。

  姬读本以为命将休矣,不料此时天空中又现大雁,大雁哀鸣仿佛为之不公。此时一只巨大如宫殿的飞雁飞来,遮天蔽日,煽动翅膀可卷起沙石飞扬之风,为姬读扫清前来追杀的死侍。

  然后落地俯身,让姬读坐在它的脖子上,带姬读飞上天空直入云霄。

  大雁带着姬读一直向西飞行,最后落在了一处水草丰美,却无人烟的美丽之谷。

  姬读落地之后,感谢大雁的恩情,又悲泣自己的遭遇。

  大雁听后落泪,竟然开口说话,表示愿为姬读报仇。

  此时,天上盘旋的小飞雁从空中落地,在落地的一瞬间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身着白色盔甲手持宝剑的战士。

  姬读大为感动,带着“雁兵”重返应国,答应大雁自己即位后,改大雁为应国图腾。

  可等姬读回去之后,却发现姬道已经继位,百姓安和。姬读发现,原来应国公之位也并不是非自己不可。

  姬读不忍让百姓平静的生活因为自己而遭战火,故而罢兵折返。

  但他答应的大雁,要让它们成为为人敬仰的图腾,就不能食言。于是姬读让大雁返回那片美好之地,自建国家,信仰大雁。

  姬读给跟随自己的“雁兵”赐姓为“应”。

  一来,大雁的叫声是“应”声。

  二来,也因为姬读自己出生成长与应国,不该忘本。

  同时,为纪念自己与大雁在秦国的初识,姬读也将这里命名为“秦地”。

  由此,再根据那张‘古秦地’的地图来看,史料中记载的“美丽之谷”就是如今的青海贵德东河曲一带的“大榆谷”。

  **

  这么看来,这座战国古墓很有可能就是姬读一支的墓葬。根据古账本的记载,这座墓葬的规格就是周朝的王侯礼制。

  但根据时间上推算,这应该不是姬读的墓。而且古账本上也说了,墓主人是个女人。

  地图上很明确的用红色圆圈标注了墓穴的入口,标在了一条河上,这条河是一条汇入黄河的支流。

  虽然贵德县汇入黄河的支流有十几条,但如果将这份地图与如今的地形图相比就会发现,不仅根本没有这条河,甚至找不到与此地地形相似的地方。

  地图深藏玄机,薛悔离也是看了整整一夜才发现了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把地图沿着这条河对折,再从反面对着灯光一照,就会发现一条对称重合的纹路。

  沿着这个纹路将地图剪掉一部分再拼起来。

  这张古地图中记录的地势地貌,就与现在的地图无异了。

  而被剪下来的这一块,正是战国古墓的位置。

  也就是说,古地图的记载上,凭空多出来了一片近800平方公里的土地。

  用剪裁拼接之后的古地图,再与青海的区县图做对比,发现地图拼接的那道缝隙上正好有一个村子——汉崖村。

  再将那凭空多出来的土地覆盖在上面,标记战国古墓的红圈,就正好圈住汉崖村。

  这才是古秦地地图真正标记战国古墓的位置,也就是他们接下来要去的目的地。

  薛悔离靠在沙发上揉了揉眉间,不知道师父会在哪里等自己……

  **

  休整一天后,大家都起了个大早。

  酒店门口,柳爷正巧碰到宋格格,很高兴的跟她说,“小六爷,咱们今天的行程是农家乐!”

  宋格格跟柳爷相处的时候总觉得柳爷很亲切。

  柳爷这个人总是笑呵呵的,还爱说俏皮话,永远兴致高昂的样子,很讨喜。宋格格一见他就想笑。

  “农家乐?我们今天要进村子了吗?”

  柳爷:“小薛爷没告诉你吗?我们今儿去一个叫汉崖村的地方。这是一个特别古老的村子,正好咱们还能顺便感受感受羌地的民族文化。期待吧小朋友~”

  “期待啊~”宋格格一笑,不惹尘埃,灵魂里带着干净的气息。

  宛如一朵盛开在布达拉宫的百合。

  准备出发的时候,又多了一辆车,这辆车上正在一箱一箱的装矿泉水。

  蒋知语还问柳爷,“柳爷,我知道水源很重要,但我们已经准备的够多了,有必要特地再拉一车吗?”

  柳爷没解释:“让你带着就带着,又累不着你。”

  柳爷嬉皮笑脸的把黄老板和蒋知语推上车,自己却转离开,“我跟薛爷一见如故,去跟薛爷一辆车,薛爷不介意吧...我就知道薛爷不介意。”

  薛悔离还没来得及拒绝,柳爷就已经坐上了副驾驶。

  阿帆看着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柳爷,一脸懵地转头,看着薛悔离不知怎么办。

  薛悔离蹙眉,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也没说什么。

  一路上,柳爷和宋格格聊的火热,给宋格格讲了许多自己以往经历过的趣事,整个车里笑声不断...

  柳爷也没让薛悔离落单,就算薛悔离不想说话,聊天的时候也都拉着他。

  慢慢聊起来,薛悔离的话也变多了几句。

  汉崖村不远,但却很偏,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时间很快过去。

  路口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三个字——“汉崖村”。

  他们的车开了进去,开着开着,突然停了下来。

  阿帆说道:“薛爷,柳爷,我怎么觉得这个村子不太对劲呀……”

  宋格格他们下了车,看着眼前的景象,都是一脸的疑惑和惊讶……

  整个村子就像是一个荒村,一点儿活人气儿都没有,寂静的可怕。

  道路两边的房子也显得破旧,玻璃是碎的,有的还大门肆开,就像鬼子进村扫荡过似的。

  宋格格环顾四周看了一圈,“…柳爷…这…这怎么农家乐呀……”

  柳爷也有点尴尬,“这…这恐怕...只能自娱自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