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二十五、皇帝的安排

“那我们回去吧。”

  百里怡君笑笑。

  “且慢,”随风摆手阻止,“我有一小友,与我同住,此时要走,要与他说了,他收拾了行李,我再与他同住。”

  百里怡君皱眉:“可是一位男子?”

  随风微笑道:“自然,说起来,我那小友与公主乃是同龄,年方十九。”

  “这……”百里怡君眉头轻皱,“若是公主府来一位女子,我还好招待,如今有男子要来住,怕是不太方便。”

  随风听他如此说,立刻收了笑容:“公主这是不肯?”

  百里怡君摇头:“神医误会,我如今已经出嫁,如若扇子将男子接入府中,别人要怎么想?”

  “按我的意思,您不如和夫君说好,改天以他的名义,正大光明地将人接入府中,就说有朋友来暂住,想必没有人敢嚼舌根。”

  随风知道误会了,笑容有些尴尬:“公主果然聪慧,我多有误会,还请公主不要介怀。”

  “无妨,等阿景回来了,我们与他说就是。”

  再说风怀景一进京城,就让车夫改道去了公主府。

  让车夫卸下马车,他一路快马加鞭赶至皇宫,掏出令牌,进了宫门。

  皇帝勤政,只是太后向来不许皇帝看太多奏折,所以他甚少去御书房,常在养心殿。

  可惜他来得不巧,皇帝身边的小城子并没有在养心殿门口守着,他问了太监才知道,皇帝这时正在御书房。

  风怀景看了一眼天色,这不是皇帝常在御书房的时辰,难道说宫里头出事了?

  风怀景心下担忧,只得去御书房门口守着。

  过了半个时辰,御史大夫和丞相才出来,双方见了礼,不等风怀景开口发问,这些一品大人就慌忙告辞,像被火烧了屁股一样。

  风怀景皱眉,如今自己不是朝臣,若不是皇帝宣召,自己不得进入御书房。

  “城公公,还请你为我通报一声。”

  小城子应了声,转身进去。

  “给朕出去!”

  小城子一脚跨进门里,半个身子还在门外,有些进退两难。

  “臣理当随着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史官的声音平和稳重,显然没有被皇帝的怒火吓到,小城子定了心,快步进入。

  “皇上,镇南王在外头求见。”

  百里鸿一手扶额,才搜了太后的宫,白家人就坐不住了。参风怀景的本子每日都递上来,明里暗里指责皇帝偏袒异姓王,不孝顺,不顾母子情谊。

  皇帝心里清楚的很,这哪里是参风怀景,这明明是在指责他这个皇帝!

  “不见!”

  小城子有些为难,皇帝闹心的时候,除却公主殿下,就只剩这位王爷能让皇上开心点。

  他咬咬牙,提高了音量:“镇南王风怀景在门外求见。”

  皇帝的眼睛一闪,笑容一闪而过:“兄……镇南王来了?快,快请!”

  皇帝心里开心极了,在风怀景面前,他不是皇帝,他是百里鸿,是一个正在成长,需要帮扶的孩子。

  风怀景弯腰拱手:“微臣,见过皇上。”

  “免礼赐座。”

  “爱卿这张脸是怎么了?”

  风怀景皱眉,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个:“谢皇上挂念,微臣无事。”

  皇帝端坐着,手指关节无意识地敲着案桌,似乎是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朕好久没见皇妹,就连皇后都念得紧,不知道妹妹她如何了?”

  风怀景低头听声,知道这是他与皇帝的暗号,听到这三声响就是说正事的。

  “瑶儿甚安,只是少女习性,总是爱出外游玩。”

  这是说,拿到皇后给的名单以后,他不敢懈怠,常常出外调查。

  “臣每每随她同行,常有意外收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已经有了些成果。

  “不过春日花期短,终究有些花开盛景,未曾赏到。”

  调查的时日不长,有些难以深挖的,可遇不可求的重要信息,还是没能得到。

  “不可惜,明年花再开,总有赏到的时候。”

  风怀景松了口气,皇帝虽然着急,但还是不忍他太过劳碌,愿意让他缓一缓。

  “微臣代妻谢皇上挂念。”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

  史官在他的本子上记录道:上召镇南王,与之闲聊,盖因思妹焉。王与主相敬如宾,上大悦。

  “理了这么多事,朕也累了,怀景就留在宫里与朕一同用膳罢。”

  “微臣遵旨。”

  史官又提笔一句——留宫用膳。

  史官退下,像皇帝的日常这类繁琐小事,就不是他要记录的了。

  皇帝乘着玉辇,风怀景趁没人注意,把肖夏的官印塞在皇帝手中。

  皇帝握着手心里带着风怀景体温的物件,心里却一凉。

  科举中的武科,是他突发奇想临时设立的,原本没想能够招到什么人才,可第一年就出了一个肖夏。

  他亲自给这人贺喜,给这人送行,如今,不过短短几日,他的官印就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皇帝感觉到一阵灭顶的灾难,正向自己席卷而来。

  深宫里的太后,从来都只允许他这个皇帝小打小闹,如今她这是要再次收权了吗?

  皇帝打了个冷战,更不敢将风怀景安排出京了。

  即便是当着他的面,太后也能把风怀景的肩头捅个对穿,若是他把人送走了,太后怕是要把人的心脏捅个透。

  “可找到了?”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皇帝原先明润的嗓音就变得沙哑,风怀景听在耳朵里,心里也很不舒服。

  可是,身为皇帝身不由己。

  “未曾。”

  “镇南王老王妃曾说过,有人卧薪尝胆,终克敌国,朕为什么不可以?”

  风怀景提醒道:“皇上小点声。”

  皇帝不说话了,反而伸出手来,捉住了风怀景的手臂。

  “兄长,我知道你有一双绝无仅有,辨明思想的眼睛,待你伤养好了,你就来上朝吧。”

  “而我,暂时就做回那个只听母后命令的,乖儿子,这段时间,劳烦你为我盯好了这个朝堂。”

  “好,鸿儿,哥哥答应你。”

  这一餐饭,百里鸿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太后对着干,看着太监用银针把所有的菜都试过以后,不论是爱吃的不爱吃的菜,他都只动了一两筷子。

  其余没动的菜,他都让人用食盒装了,说是给公主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