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183、须为稻粱谋

劝服了至善顺势而为,南少林算是安稳住了,那就老老实实种田吧。

  其实向宝岛发展也是为了种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吃食便举兵只会重复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悲剧,因为不得民心。

  晚明是小冰河期气候,粮食产量本就不足,再加上明末清初的战乱兵祸横行,农业生产已经完全荒败。

  这就是李自成、张献忠搞得饿殍遍野的原因,他们就只有一条路,把百姓口里的粮食抢过来。

  朝廷固然腐朽,可不事生产的乱军也不可取,所过之处如蝗虫一般寸草不生。

  打起来时满清会把这个罪责推过来,就如同康熙忽悠韦小宝那般,说他让百姓不挨饿,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都是乱党。

  康熙所谓的让百姓丰衣足食,人们口中的米粮有一粒是满清种的吗?没有。

  百姓在满清手里成了人质,战乱一起,他们连最后一口吃的都会被糟蹋掉。

  席卷九州说起来只有四个字,做起来却只能累累白骨垫道。

  乱得太久了,也饿得太久了,民心思定,别说什么明君圣主,只要没有兵祸能混口吃的,百姓们都会拥戴他。

  这就是满清从北到南把钢刀都砍卷刃了,却能坐稳江山还有一堆人出来歌功颂德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不怕比烂,还有更烂的,全靠同行衬托。

  晚明和农民起义军无法带给百姓们安稳,为了活命什么尊严什么苦难都可以放一放。

  满清只是稳定了天下,让百姓有时间有精力有条命种地而已。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不成功,因为没有人跟他闹,都忙着种地混饭呢,没空。

  谁当皇帝收多少苛捐杂税如何压迫不管,只要不乱能活着能喘气就行,没有群众基础兵源从何而来?

  当前想把满清从皇位上拉下来,又不想让百姓去垫背,就得自带干粮。

  不是圣母思维作怪,而是只能这么干,没有吃的,没有人愿意再乱下去。

  洪熙官希望自己能一手刀枪一手馒头,不是什么不纳粮,而是我手头就有粮,过来吧,饿不死大家。

  做到这一点就能传檄而定,根本就不需要打生打死,谁有粮,百姓跟谁。

  清军有多少兵马?满打满算五十万都不到,还得刨去那些有奶便是娘的汉旗包衣,长官是锦衣玉食,可汉旗的兵丁也吃得不太饱。

  拿着粮食,就至少能瓦解掉一半以上的清军战力,说什么女真满万不可敌,那是因为他们很难满万。

  谁希望头顶着钢刀为奴为畜?只不过是为了活命罢了,当有一方能提供足够的口粮时,用脚选也轮不到满清来做主。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