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51章 文官制度的设想

刘政说这些话自然不是在应付打发林磐,而是确实没有多余的人手了,他都恨不得把羽林卫一个掰成两个来用。

  军队建设重不重要,当然重要!

  前世从小生长在红旗下的刘政,自然知道太祖的至理名言:枪杆子出政权。

  而且爱好学习、课外阅读满分的他还知道:

  公理与正义,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口径即正义。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

  不管是在远古时期还是近现代,不管是封建制度还是其他制度,手上有刀的那个才有掀桌子的底气。

  刘政比林磐更加想一口气爆兵,但他有着前世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借鉴,深知马上打天下,更要马下治天下,军政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远。

  这一批新过来的算术堂学员,都是从商行里边抽调出来的,已经有过实际的实务历练经验。

  刘政根据他们个人的意愿以及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考察,对这一批学员进行了分流,绝大部分都补充进了羽林卫,只有极少一部分学员,被筛选出来,将会跟着那些胥吏学习基层政务处理。

  刘政在他们身上寄托了深厚的希望,他们将会成为种子,承担着组建苍梧郡政务系统的重任。

  刘政选择胥吏作为切入点,却是有一番细细考量的。

  “胥”指的是一种基层的办事人员,即官府将平民按户口加以控制,并从中选拔出“有才智者”加以管理。“吏”本是指替君王管理臣民、处理政务的人,即“官”,后期演变中逐渐专指小吏和差役,即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由于两者都是指代官府的各类办事人员和差役,遂有人将胥、吏并称。

  在汉国,刘氏一族累经三世在不断推进郡县制,在王室自己控制的地盘上,直接由君王任免官员,官员的流动性大大增强,甚至已经有人在朝中呼吁尝试异地为官等制度。

  在天商大陆,万般皆下品惟有修仙高。因此大抵是“一等的人才去修仙,二等的人才去当官,三等的人才做豪商……”。

  官,都来自于高门氏族,而吏,皆出身自底层贫穷的家庭,在政治前途上官与吏几乎有天地之分,官有更大的政治追求,因而更重名;吏没有上升、跻身官的渠道,在政治上没有太大希望,所以更重利。

  这些来自高门氏族的官,对基层政务无法掌握,也不愿去掌握,他们的目光都是盯着上面,盯着中央,甚至盯着长生不老,就连刘政作为一郡之郡守,平日里的时间大部分也都花在了修炼之上,因此官员需要吏来辅助处理日常的政务。

  胥吏处在一个官与民的交界点上,他们在官场上虽然身份低微,没有政治前途,但却出身于当地,关系网盘根错节,经常久居一职,熟悉各种政务,拥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再加上熟悉地方的民情,只要稍微在中间做一点手脚,就可以很轻松地欺上瞒下,并从中寻租牟取私利,“生财有道”。

  胥吏们有时候会自发联合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欺骗、蒙蔽、行诈、勾结等技巧,选择性地执行分派给他们的任务,一方面又精熟行政细节和运作程序,他们甚至能够蒙蔽、妨碍、误导,胁迫异地赴任的官员。

  尤其是刘政现在发明了白纸,以后的政务必将由竹简进入纸张化处理的时代,相应的行政上的文书作业会慢慢提升到成为一种“艺术”,无数的报告、记录和各种文件都成为例行公事,通常还需要制作各种独特格式的文件副本。

  作为高高在上,只比修仙者低一个层级追求的官,自然不会沉心于文山牍海,而胥吏精通这些烦琐的细节,他们必将成为官僚体制内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大多数胥吏出自底层贫困家庭,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但他们却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学得工作所需的基本文书和算术技能,他们对于繁文缛节的了解,一部分是从工作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一部分是得自其亲戚或父子相传。

  因此游离余编制外的,因实际需求而必须存在的,价值导向的胥吏,在与底层生民打交道处理政务过程中,通过做手脚或“舞文弄墨”以收受好处,转身压榨同个出身阶级的生民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

  翻开前世的史书,“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贪官污吏,阎王好见小鬼难搪等这些广大劳动人民总结的话语,充斥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以史为鉴,刘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要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行政体制的弊端和组织设计上的缺失,并不是因具人性的意志薄弱而引发的问题。

  造纸术的突破,带来的一系列深远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再下一步,刘政肯定是会尝试借鉴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拔擢人才,那如何避免选拔出来的人才只会闭门钻研经书,吟诗作对,脱离实务呢?

  按照刘政的设想,选拔出来出任公职的官员,必须都应当先担任胥吏的职务,让他们预先学习将来自己所要指导和监督的工作。

  按照这一思想脉络,刘政将手中花费众多心血培养出来的最优秀成果——算术堂的学员,派往基层跟随胥吏学习政务处理,野心勃勃的想要借此构架自己的文职官员系统,形成廉洁与高效的事务官制度。

  至于那些当地的胥吏配不配合,这就由不得他们了,刘政还委托了小舅吕强,从别的地方重金请来一些积年老吏,如同池塘里引进了鲶鱼,再加上即将迎来苍梧郡的大发展时期,势必会制造更多的空缺岗位,大棒与萝卜多管齐下,当地的胥吏不得不跟上刘政的步伐,因为跟不上的就会被淘汰。

  这些诸多考衡,都是刘政作为上位者必须要自己反复思考做决定,并没有必要展开解释给林磐听,作为臣子,听话,能把事情完成得妥当是必备的要素。

  而且军政分立是大势所趋,林磐更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苍梧郡募集得到足够的兵员。

最近有点咸,求票票求推荐!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