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十二章来历

白狼城。

  将叛军将领斩首之后,其余一干人等,也都抓了起来。

  随后,白狼军搜寻全城欲寻南宫武伐的踪迹,南宫武伐麾下的武治军包围衙门,欲杀巡抚,抓白老将军、白华,白狼军有足够的理由对南宫武伐动手。

  如预料的一样,南宫武伐原本藏匿的院落早已人去楼空。

  其中虽有些波折,但白老将军被救出的结果还是达到了。

  南宫武伐借给白正武治军的举动,已然是公开翻脸,恐怕南宫武伐的后续手段很快就会来到,清平公主继续隐藏身份已无益处,反而堂堂正正地显露身份更能振奋军心。

  在恢复本来容貌,告诉白老将军其真实身份之后,又将她到来的始末跟国王密令皆告诉白老将军。

  白老将军得令后,自离开。

  “我要是早走出来一步,就能阻止他了。”

  望着白老将军离开的背影,清平公主微微叹了一口气。

  白老将军虽未显任何的悲伤的神色,但亲手诛杀自己的儿子,又岂是真如看上去的那么轻描淡写。

  白正是罪大恶极,但念在白老将军的功绩上,日后回禀父王,未必没有网开一面的机会。

  房门再次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道士。

  清平公主眼眸中的哀伤敛去,瞳孔微凝,有点警戒的意味。

  旁边的陈敌,好像都坐正了少许,比起白老将军,对于这道士更加重视。

  “公主,陈大人。”

  道士熟络地打了声招呼。

  先前白正包围衙门的时候,他消失无踪,

  “大理寺少卿?”

  “想必公主跟陈大人都有不少疑惑,贫道自会一一说明。”

  言默见到清平公主眼中的疑惑,早已在预料之中,他开始缓缓道来。

  “我幼时拜入岐黄山修炼,因道心尚有不足,被我师父派入凡俗之中历练,方入得朝廷为官。

  我等本于岐黄山苦修不出,今将大祸,阴间生裂缝,引阴阳错乱,扰乱世间,师门派我一众师兄弟入世修行,灭鬼魅,除妖怪,亦寻自身机缘。

  不想如今不仅是鬼魅、妖怪之祸,且还有人祸,我欲助王室一臂之力,求江山社稷之安稳,免百姓受苦,希冀于公主一同进京,待天下太平之后,我亦可亲自向国王辞去官职,以原身行走于世间。”

  言默隐去了些不好让外人知道事情,目的来历,皆无欺骗之言。

  关于他原本的任务,已然不复存在,大长老寻到了那叛徒的踪迹,正求老祖寻找,他正好安心行走天下,寻找属于自己的机缘。

  没多少隐藏身份的必要,也没有打算继续回到大理寺为官,故而大大方方的在陈敌面前以原身出现。

  话又说回来,之前那个丫鬟居然是清平公主,虽说是凡俗,但王室也还真是底蕴深厚啊!

  他修炼多年,目力早已非凡人可比,却丝毫看不出清平公主的真身,完全就像是另外一个人一样。

  如此神奇且精湛的易容术,唯有岐黄山道藏中的变化法术才能媲美。

  言默的资质在岐黄山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但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在修行者眼中太短太短了,修行一道乃是由时间堆积,砥砺前行。

  言默年岁不大故而修为也尚浅,虽习得观气之法,却难说多精湛。

  清平公主本身被其师父忽悠修炼的就是一种炉鼎之法,她虽有修道者之能,却无修道者根基,甚至还有点损及自身的意味。

  她就显得的气机较为微弱比之一般凡人强不了多少,女道姑的封印是消失了,但凭言默之能,却是看不出清平公主的蹊跷。

  “岐黄山?难道是那个岐黄山?”

  “公主知道?”

  言默意外的看向清平公主,师门规矩非常严格,倒也不是说不准外传师门名讳,只是罕有准许外出,凡俗之中也少有知道岐黄山这个名讳的。

  “我曾于先王留下的典籍上提过,我裴家当年便是因有一位道士相助,这才铲除暴君,救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

  “没想到王室与我岐黄山还有这么一段因缘,当年的道士想必是我的一位师叔吧。”

  对于这个言默倒是没有多少意外,毕竟岐黄山入世不止一次,有哪次行侠仗义的同门留下来历被记住很正常,如他这次也禀明来历,以博取信任。

  知晓言默并无恶意,来历也有印证,清平公主稍微松了一口气,不过她心里难免还有些疙瘩。

  她虽装作初此见言默之能,但在阴阳交汇之地里的一番相遇,她却未能忘记。

  她之前见过言默,但也只是匆匆扫了一眼,未曾细看,也是因她不曾想过凉生国除了她跟师父之外,还会有其他的修行者。

  “岐黄山......”

  作为试探,她问了句,“在前些日子,我听闻南宫武伐得到一位得道高人相助?”

  “实不相瞒,那人名为吴畏,正是贫道的师兄,他一时误入歧途,险些助纣为虐,不过公主放心,于来前,我已劝退师兄离去。”

  听清平公主提起,言默是一阵的不好意思,他亦非故意隐藏,只是不想说自己的同门师兄弟的不好,连声补充道。

  其实,在打算辞去朝廷的职务之后,他不是很想掺和凡俗之事,凡俗之事自由凡俗自己去解决,修行中人不该多加干涉,但出了吴畏这么一件事,他也担心再有其他同门助纣为虐,故而才决然相助王室。

  “原来如此。”

  清平公主点点头,若真是如此,言默确确实实是好意相助了,她复又问道,“先前在衙门里,可真是赵将军的千金的鬼魂?”

  言默再次拿出那一枚暖玉,点了点头,道,“贫道在劝阻师兄时,见赵家内有冲天怨气,恐有怨鬼形成,故入其中一探究竟,方知有白老将军一案。

  我曾学得一法,能渡怨鬼早日入得地府,在此之前,可让怨鬼吐露冤屈。

  也正好让赵小姐为白老将军证明清平,故而方随赵将军去那衙门之中作证。”

  到此,清平公主再无什么疑惑,代白老将军谢过言默后,言默也要退去只是在离开前,他看向了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的陈敌。

  “听闻陈大人是柳叶镇出生,前不久贫道在柳叶镇的青山崖下,渡了一个十年前的怨鬼,不知陈大人可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