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四章 是儿臣亏欠于她

九重宫阙中,华服妇人侧身于贵妃榻上闭目养神。那全身上下散发的气度雍容华贵,此间风华,无人能及。

  这妇人便是晟阳当朝贵妃,太子殿下生母,姜氏。

  脚步声自殿外传来,穿过大理石铺上的大片空地,穿过层层锦绣帷帘垂下的过道。终于,在贵妃所在的宫室停下。

  “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姜贵妃仍是闭目,唇微动,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衣料窸窣的声音传来,太子躬身问安。

  许久,听不到吩咐起身,太子仍一动未动,保持躬身的姿势。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江贵妃终于松口,神色虽肃穆却也略有缓和。

  “起来吧。本宫知道,你从小就是规矩好的孩子。”

  “谢母妃。”

  “可你现在大了,有些规矩,也忘得差不多了罢!”

  下一刻,陡然严厉的语气传来,姜贵妃终于睁目。那一双凤眸,带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怒火,扫向太子。

  后者早有预料,抬头迎向贵妃凌厉的眼,温声道:“如果是微月的事,母妃稍安勿躁,请容儿臣解释。”

  “一介罪臣之妻,本宫到要看你解释什么!”

  “母妃言重了。”太子摇摇头。

  “儿臣与微月从小青梅竹马,母妃生辰时,微月也曾献上些亲手绣制的绢画,母妃是知道的。”

  “那是她谢微月,与罪臣交换庚帖以前。”贵妃长舒一口气,“如今,当断不断,则乱。”

  听到母妃的话,太子面容闪过悔意。

  “母妃不知,那事…另有隐情。”

  -

  “吾要把关七郎一派悉数打尽,肃清朝堂。”

  “不为这晟阳的江山,为了我。就是为了我,月儿,你再帮我一次。”

  “……”

  之后,一切如他计划中一样。

  先是关家上门提亲,紧接着,两家交换了庚帖。

  一切都那么顺利,当谢眺明知故问,将婚事说给她时,她闭上眼。

  “一切听父亲做主。”

  那夜,腊月降至前的一场雨,阴冷刺骨。

  冰凉的雨水打在她脸上,分不清是雨是泪。暗卫来报的时候,他生怕自己下一秒就会因不忍,而收回成命。

  后来,谋反的信笺终于被官兵看到。

  他想做的事成了。

  可微月,差点没再原谅他。

  -

  “你好大的胆子!”听到“伪造了信笺”一句,姜贵妃气得发抖。她伸出镶嵌红宝石的尖锐护甲,直直指向周元烨,半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母妃息怒!”

  太子跪地谢罪。

  旁边伺候着的心腹太监眼观鼻,鼻观心,奉上清茶,纾解贵妃心头怒火。

  看着跪地谢罪的太子,江贵妃只觉得心头突突地跳。

  终于,清茶下喉,见过大风大浪的贵妃娘娘终于接受了事实。

  顿了顿,她语重心长道:

  “陛下心中若是有了猜忌,倒关指日可待。你何必剑走偏锋,平白让人拿住把柄!”

  “关七郎一日不除,他手上的兵符,就如悬在儿臣甚至父皇头上的一把剑。”周元烨沉声,“儿臣,等不下去了。”

  母子两人说这话已是涉及晟阳国之大事,可广阳宫上上下下伺候着的宫人,全都恍然未闻。

  沉默如斯,仿佛与宫殿融为一体。

  宫室中一下子安静许久。

  还是太子率先打破沉默。

  “母妃,微月虽有婚约在前,可毕竟是为了儿臣……”

  “慢着。”姜贵妃抬手制止周元烨接下来的话,“为了你?你为何不找其他女子?”她的神色狐疑起来,多年浸淫后宫争斗的缘故,她本能地嗅到一丝不寻常。

  “莫非这谢大小姐,与关七郎有什么渊源?”

  听到母妃已改口,周元烨忙道:“只是……这关七郎知道微月与儿臣的感情,便生了……小人之心。”

  似乎又想到了大婚当日关七郎挑衅的嘴脸,他恨恨道,“为了报复儿臣,他非微月不娶。儿臣如今想起来自己做过的事,儿臣,悔不堪言。”

  “这件事,儿臣始终亏欠了她。”

  “但儿臣想娶微月为妻,不是因为她会赌上全部襄助儿臣,是因为……”太子顿了顿,神情恳切,“儿臣心上的姑娘,唯微月一人。”

  “儿臣想和天下所有普通的男子一样,娶心上的姑娘为正妻。”

  姜贵妃似乎有些疲惫,摘下护甲,她轻轻按着额角。旁边侍女想要上前,察觉到贵妃不耐的神色又悄然退下。

  一切尽在不言间。

  “谢家姑娘的事,你若有心,倒是不急。”贵妃娘娘缓缓起身,仪态万千地走至太子身侧,“本宫这次叫你来,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

  “母妃请讲。”

  “西夏使者自正月启程,算算日子也快进京了。“这次西夏国小公主也随使者队伍出行。毕竟是一国公主,你要好生接待,不要失了大国礼数。”

  太子不置可否,恭敬应声。

  “你是太子。他日你父皇百年之后,你会继承大统。”见太子始终恭顺,贵妃终于面露慈祥,招呼他到身侧坐下,“既然坐了这个位置,你就不要想着,身边只有谢家姑娘一个女人。”

  母子二人相视无言。在姜贵妃明亮而似乎能洞察一切的双眼中,周元烨看到自己的倒影。那个自己,眼中漆黑得没有一丝光。

  “……儿臣,明白。”

  -

  太子走后,宫婢上前,扶起贵妃略微在大殿走了几步。

  广阳宫的贵妃娘娘何其受宠,圣上为了讨贵妃欢心,竟将殿内以玉为地砖。又因贵妃喜爱名画,便又将天下画师聚集,作出画供贵妃赏玩。

  有一幅画她尤为喜爱,就让宫人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便于时时观赏。

  画中是夏日避暑时的北郊行宫,凉风习习,正直月夜,隔着一张薄薄的画卷,也能感到此中惬意。

  这画是晟阳有名画师,魏之函先生所作。

  贵妃在画作前伫立良久,回过神来,侧目向一旁的宫婢。像是对宫婢说,又像是对自己说:

  “本宫这次不会追究。希望烨儿他,不要叫本宫失望。”

  小宫婢站在一侧。十五六岁的年纪,她头上的双环髻显得面颊圆润,十分乖巧。

  “太子殿下纯孝,定然不会辜负娘娘的苦心。”

  贵妃缓缓合目,听到此言便不再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