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223、漫咖啡

生活,就像一场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初中的同学方才聚过,高中的同学又找小威,深圳的同学来北京,要组织当年画室一起学画的同学们聚一聚。

  这也是不能推辞的,当年一个画室一起学画的同学们,怎么说也可以算是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啊,得见。

  聚会地点约在了漫咖啡,崇文门店。

  崇文门原属于崇文区。北京二环以内,原来共分为四个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二零一零年,国家调整首都核心区功能时,做出了行政区域的调整,把原来的崇文区和宣武区分别并入东城区和西城区,取消了崇文区和宣武区的称谓。

  此政策一出,整个北京民众一片哗然。民众并不是对行政区划分或者合并有什么不满,而是对取消了有很有文化内涵的古地名颇有微词。大家一致认为崇文、宣武远比东、西城更有文化,有历史,甚至有人发文戏称:不崇文,不宣武,只剩东西。

  其实崇文区和宣武区也未必有多久远的历史,只是清朝时候的称呼。但听上去,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比东西更有内涵一些。

  古代,皇城一直都有左文右武的讲究。老北京城坐北朝南,东边的门叫崇文门,西边的门叫宣武门,而皇家紫禁城里,东边有文华殿,西边则有武英殿。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崇文门并不叫崇文门,而叫哈德门,宣武门也不叫宣武门,而叫顺治门。

  在明代,城内并不分区,而分为若干坊,到了清代顺治帝的时候,改称城,分东、南、西、北、中城,到了光绪帝,才分区,而那是的区,是按巡警分的警区。

  至此以后,到辛亥革命以后,以及民国时期,京城都是按区划分,称为一区、二区、三区……

  建国后,京城又经过一番整顿,慢慢合并了原来的一二十个区,合并成十二个区,再到后来合并成九个区。

  而宣武区,是由原来的外一区、外二区和外四区合并而来,崇文区,则主要是第七区和第九区的合并而来。

  聚会地点订在漫咖啡,是一位在百度工作的女同学定的。

  对于宅了几年的小威来说,并没有想过为什么订的是漫咖啡,甚至连漫咖啡是什么都不没有听说过,但从名字看,想必是和咖啡有关的场所了。

  但最有名,有逼格的咖啡店不应该是星巴克么?曾经一度,谁若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穿街而过,那都会是一种无需言说的炫耀。

  等到了漫咖啡,小威看到漫咖啡里宽敞的空间,偌大的沙发,舒适的环境,小威突然懂了,漫咖啡相比星巴克,的确更适合同学聚会。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