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064章 找到那根地瓜了

190年4月,张凉回到渔阳,尾敦带领他的人马,回刘虞身边去了,这个家伙武力虽然不高,但是办事细腻,忠心耿耿,是个不错的部下。

  然后召集了众将领开会,这时手下的武将有赵云、太史慈、典韦、张辽、周仓、斐元绍、郝昭和徐荣,对于自己一个太守来说,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可惜文官就少了,仍然只有田畴一个,好在赵云和张辽都是人才,让他们帮忙管理政务也差不到哪里去。

  至于谋士,按照张凉的话说:“这个世界谁的预知能力能超过我,我脑袋就算再木,至少也能算个二流军师吧。”

  赵云在会上向张凉汇报了这几个月的情况,鲜卑异族的残余部队侵扰过上古郡,但规模比较小,每次都是十几二十个人。

  张凉对这些游击战的祖宗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命令加强巡逻。

  经济方面,上古郡的市场越来越繁荣,不仅南匈奴的人民会来交易,就连冀州甚至并州的商人都会过来做生意。

  张凉之前定下的税收政策很合理,人们都愿意缴纳税金。

  农业方面,渔阳的狐奴县、犷平县地势平坦,适合水稻种植,利用从青州逃难过来的农民,已经开垦了500余顷。

  开垦的进度在继续,估计总共可以开出8000余顷的农田。

  值得一提的是,杜家哥两把那棵地瓜带回来了。地瓜是常年生植物,当年种下去以后,一直长到现在,已经结出来很多地瓜果实。

  接下来,王东就会将培育和种植的方法传授给下面的人。地瓜是产量极大的作物,以后食物不成问题了。

  渔阳的盐铁矿产也在正常开采,只是招贤馆招收的技术型人才很少。

  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能够活着就不错了,哪里还有能力去学技术。

  这是个大问题,张凉沉思了一下,有了计较:“既然守株待兔行不通,那就主动出击,组建一个招贤部,人数不要多,但要精明能干,口才好的,让他们到幽州其他郡,还有冀州,甚至南方去找,只要找到真正具有才能的,重重有赏。”

  “还有我们也可以开设学堂,让现有的人才当师傅,选派一些人跟着学习,学精很难,学懂总可以把。”

  “就像上次在青龙山招收的陶老大夫,他医术高明,医德又高,完全可以让他教一批徒弟嘛。别的不需要,只要能在战时帮忙包扎一下伤口,止血止疼就不错了。”

  张凉想起了这件事情,立即派人去执行。

  “还有兵工厂怎么样了?”武器是战争的重中之中,临走前特别嘱咐过田畴的。

  所谓的兵工厂,其实就是规模比较大的铁匠铺。

  田畴汇报道:“目前人员有五百六十余名,只是其中有技术的不到一百人。”

  “可以开始制作兵器了吗?”这是张凉最关心的问题。

  田畴摇摇头:“当前只能制作一些生铁枪头和箭羽,至于其它弓和刀等还需要再过一段时间。”

  “哎!”张凉蛮失望的,“这个要继续盯紧,我的目标可不是为了生产一些铁枪头,而是要帮我制作更强大的攻城武器。”

  田畴当然是点头接受这个命令,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就不知道了。

  听完了汇报,张凉开始进行新的规划和任命,首先任命张辽为上古郡守,带领郝昭,并给予五千步兵。

  “文远是统兵大才,除了上古的税收按时交付,其它的全由你自己做主,同时你要自己募兵,练兵。我现在给你五千菜鸟,但是半年之内,你必须还我一万精锐。”

  张辽刚刚加入,突然被任命为太守,十分意外:“主公如此看重,文远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凉自己是太守,其实是没有资格任命张辽为太守的,可惜现在天子都被人劫持了,哪个不是自己任命自己的。

  但是张辽刚来就位于赵云和太史慈之上,这两个人虽然忠诚,但是人都有七情六欲,谁没有些脾气,张凉知道必须解决好,只能私下找他们开导。

  士兵是国家之根本,而且必须是勇猛善战的士兵。张凉目前手下的常备部队除了给张辽的五千新兵,其余还有三万,其中五千是骑兵,交由赵云负责统领训练。另外的步兵交给太史慈负责。

  张凉还从步兵中挑选了两千人组成自己的警卫团,交给典韦和周仓训练。

  这两千人全都是张凉查看属性挑选的,不仅武力上等,忠诚度也高。

  张凉给这些人的配备除了良好的铠甲和长枪外,人手再配一个圆形大盾,目标就是把这些人训练到斯巴达三百勇士那种程度。

  系统不给自己特配兵种,那就只能自己训练警卫团了。

  接下来张凉还单独地召见了藤鹰,这个是自己的锦衣卫,不能见光。

  “根据主公的要求,这段时间主要在公孙瓒的北平郡进行渗透,我们派的人虽然没有打入内部,但是已经和公孙瓒手下的一些官员建立了联系,依靠金银贿赂,可以得到一些消息。”

  听了这个话,张凉非常高兴,竖起大拇指道:“干得不错,刘虞那边有什么动静?”

  藤鹰对这个也是记在心上的,随口就来:“刘虞作风简朴,平日里都是与自己的谋士商讨民生建设,最近在连接乌桓,已经派人去送了好几次礼物,其他的也没什么动静。”

  “这位仁兄真是个好官啊!但是这个混乱年代,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张凉感叹一番。

  想着不久公孙瓒强大后,刘虞由于不善军事,兵败被杀,于是加紧督促手下将领们训练军队。

  另外自己一个人思索着将来如何避开公孙赞和刘虞的争斗,苦无良策。

  这天张凉正一个人在发呆,突然传报蔡琰求见:“快快有请,上茶!”

  回到渔阳后,张凉把蔡琰及其丫鬟管家都安排在了自己的府邸,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条件自己要创造好。至于后面的事情,那就得慢慢来了。

  蔡琰带着丫头进来,微微欠身行礼后向张凉问道:“小女子在将军府上呆了也有月余日子,当初将军答应帮小女子寻找父亲,不知可有什么消息?”

  张凉心里一咯噔,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还好自己猜也猜得到她父亲蔡邕目前在干什么,于是面不改色:“派出去查探的人最近刚回来向我报告,我正要去找小姐。”

  “哦,我父亲他怎样?”蔡琰神情紧张,毕竟董卓西迁长安,一路死人无数,如果上天不保佑,说不定她父亲就会在那些死人堆中。

  张凉微笑着安慰她:“令尊大人安全得很,目前正在长安侍奉天子。本来应该把小姐也送过去,但是此去长安山高水深,一路艰险,小姐出行,实在不安全。”

  “况且我看如今董贼把持朝政,枉杀忠良,那京官不做也罢。不如把令尊大人也接来这渔阳,这里虽然不如京都繁华,但风土人情也别有一番特色。”

  张凉还真想把大学士蔡邕给找过来,继续道:“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令尊和小姐都可以静下心来专心编译《汉史》,完成这样一件千古伟业。”

  张凉早就想好了措辞,反正不会让这个女人离开自己。

  听到张凉的话,蔡琰奇怪道:“将军也知道我父亲要编写汉史?”

  张凉对这种问题已经驾轻就熟了,笑到:“哈哈,有所耳闻,令尊大人有才,门生又多,宏愿就是要编写汉史。而小姐才华得到父亲真传,也以父亲的愿望作为自己的目标。在我这里,可以提供安静稳定的环境给你们。”

  “其实我父亲也是被董贼逼迫才上朝为官的,如果真能像将军所说的那样就好了。”蔡琰也很担心父亲的安危。

  “小姐可以亲笔书信一封,我派人快马送往长安,除了向令尊报平安外,再将我刚才的意思转达,您看如何?”

  董卓逼蔡邕出来做官,为的就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身边也有博学多才的人,轻易是不会放蔡邕离开的。虽然知道这样,张凉也不好明说。

  “如此,就有劳将军了。”蔡琰目前只能依靠张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