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一章 新思潮下的改变

‘存天理,灭人欲’当一千多年的理学的儒家宗师朱熹朱老大哥喊出这声口号的时候,天下士子无不景从。

  两百年后,身在会稽山的王阳明王大圣人也向他的弟子提出过“存天理,去人欲”,足以可见这种儒家理论的市场有多广阔。

  其实,圣人们的思想都是同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存天理,灭人欲’是以“致良知”来实现的。

  宋朝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只不过因为周围强敌太多,使得后世人对这个朝代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它。

  宋朝时的商品经济之繁荣,物资丰富程度之广阔,是很多后来的朝代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宋人不尚武,面对强敌,他们一代比一代懦弱。

  在一个有钱人,但是周围都是强盗的时代,这个有钱人无时无刻不要担心强盗会不会来劫掠自己,每分每秒都要忧虑接下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因此,他的心态总会发生一些病态的变化。

  宋人正是在这种尴尬的境遇中,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渐渐产生了一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心里。

  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万丈深渊!

  这便是宋时富人们心态的真实写照。

  他们开始用奢靡的生活麻醉自己,开始用挥霍享受的日子来搏一醉迷离,反正国之不国,省吃俭用省下的钱财与其被辽国西夏人抢走,还不如自己尽情花掉。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个国家,总是会有一些足以支撑起其民族脊梁的那群人,虽然有时候这些人只不过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是绝对的巨人,绝不会愿意同流合污,用利己的眼光去衡量一切。

  他们会站在国家的角度,去以国家的利益为自己的终身目标。

  也只有他们这群人,才能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话。

  幸运的是,南宋的朱熹正是这样的人。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老大哥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佛教讲的三毒。后世人断章取意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

  都认为此处“人欲”是指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贪欲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但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此处人欲即天理。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不能随意的放纵自己,克己守礼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随意的发泄欲望,那么文明社会便会一步步倒退。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